顶端碳纤维加固施工工序如下:
1。 施工准备
现场勘察及方案规划:看待加固的结构进行系统检查,评定损伤程度和应力,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加固方案,确立碳纤维布的规格、层数和粘接位置。
材料准备:挑选符合国家标准的碳纤维布,确保其抗拉强度、弹力模具等特性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准备配套底胶、找平胶、预浸胶等胶黏剂,及其打磨机、电吹风、滚桶、刮板、剪子等辅助工具。
基层处理:清除混泥土表面的油迹、浮浆、松散层,确保粘接面整洁。用角磨机打磨混泥土表面,清除凸起部分,用找平胶填补凹面。构件角落倒角(一般半通过倒角)≥为防止碳纤维布在拐角处导致应力,20mm)。
2。 涂刷底胶
配备底胶:采用配套底胶,将主剂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放进容器里,拌匀。
涂刷底胶:用滚筒刷将底胶匀称擦洗混泥土表面,薄厚不超过0。5mm,不可漏涂或流动或出泡。施工操作温度不少于5℃,湿度不超过85%,混泥土表面含水量应低于10%。底胶作用是提升混凝土与碳纤维布的粘结力,涂刷后等候基本凝固(一般2-4钟头)。
3。 找平处理
假如混泥土表面仍有不匀,应选用找平胶进行处理,以确保黏合表面工整。找平胶干固(一般24小时)后,需要再次打磨表面,使之光洁。
4。 粘贴碳纤维布
切割碳纤维布:依据设计要求的规格切割碳纤维布,留意纤维方向与应力方向一致。
涂刷预浸胶:将浸渍树脂均匀涂抹在需要粘贴部位,用罗拉(独特碳纤维布粘贴工具)沿纤维方向翻转几回,挤压汽泡,使浸渍树脂充足侵泡碳纤维布。
粘贴碳纤维布:将切好的碳纤维布整齐地铺设在涂胶地区,用滚轴或刮板从中间向两侧翻转,清除汽泡,确保黏合剂充足渗入。
两层粘贴:如果需要两层粘贴,必须在第一层碳纤维布表面再度涂胶,随后粘贴第二层,每层间距不宜过多(一般)≤1小时)。
5。 表面防护
保护层施工:在碳纤维布表面擦抹砂浆防护层,防止碳纤维布对外部环境的危害。
防火解决方法:如有必要,开展表面装饰或防火解决方法。碳纤维布表面也可抹上防护胶或阻燃材料,以提升耐老化性和阻燃性。
6。 凝固保养
碳纤维胶固化后,应进行养护,以确保加固层强度和稳定性。根据环境温度湿度,初凝一般需要24小时以上。
7。 质量检验
外观检验:碳纤维布粘贴工整,无空鼓、翘边、褶子等问题。
粘接强度查验:可采取拉伸实验查验粘接强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尺寸偏差:碳纤维布的粘合位置、层数、总总宽应符合设计图的需求。
疑难问题防护:施工人员应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避免胶黏剂接触皮肤或吸进有害物。
自然条件:避免在高温、高湿度或雨天施工,以免引起胶粘剂的凝固效果。
施工顺序:梁、柱等构件,先要粘贴拉区,再粘贴受力区,确保受力合理。
维护费用:加固后,必须维护保养碳纤维布是否脱落、衰老,及时修复。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