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预埋注浆管施工技术:防止漏水的关键技术
地铁预埋注浆管施工是明挖地铁口、区间等地下工程从渗水根源予以处理的重要工艺,确保在结构施工前预埋注浆管,再根据结构接缝、建筑裂缝或外包防水层与结构之间的缝隙,造成防水机壳,阻拦地下水漏水通道。该工艺具备施工简易、可重复灌浆、零污染、渗漏处理后不易发生等特点,可有效降低运行期间结构复漏解决难度。
一、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袖阀管选型:普遍32mmm 聚氯乙烯管(适用路面联接墙接头等纵向渗水通道),每个间距为0。3m对称设定2个直径10mm的浆孔,用单面胶带临时密封(施工时避免异物进入);
注浆材料:优先选用P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维持在1∶1(可根据现场地质作出调整);在渗水严重的地区,可采取水泥-硅酸钠双液浆(水泥浆)∶硅酸钠体积比1∶1、硅酸钠玻美度≥38°Bé,凝结时间30~40s);
辅材:半圆管箍(固定袖阀管)、水泥钉(固定管箍)、单面胶带(封孔)、三通管(联接纵向和能力袖阀管)。
2。 设备准备
固定工具:射钉枪/冲击钻、锤头、水泥钉;
安装工具:切纸刀/剪刀(切袖阀管)、米尺(测量定位);
灌浆工具:灌浆机(带压力表)、灌浆软管、灌浆盒。
3。 技术准备
掌握设计图,建立袖阀管布局位置(如地连墙插口);
对作业人员开展技术交底,建立袖阀管的拼装、固定和灌浆流程;
准备泄露处理效果检查工具(如泄露检查仪、观察记录表)。
二、袖阀管制与安装
1。 袖阀管制作
采用32mm PVC管,沿管身每间隔0。3m对称设定2个直径10mm的泄浆孔;
用单面胶带临时密封泄浆孔(防止砂浆进到预制混凝土),灌浆时压力会冲跑胶布。
2。 布局部分清楚
重要设置在地连墙连接处(明挖地铁口关键渗水通道);
竖直间距依据路面联接墙接缝间距确立(一般为6m),保证邻近袖阀管造成独立的防水分区,降低逃逸。
3。 拼装与固定
纵向袖阀管拼装:最先组装纵向袖阀管(从底部小护墙向上延伸),用半圆管箍和水泥钉固定于基面(如地连墙),固定间距1m;
水平段袖阀管拼装:纵向袖阀管顶端联接三通管,延展水平段袖阀管(高过底端水准施工缝80cm,便于后灌浆);
按段拼装:地下车站结构(如地底2层、地底1层)分两次拼装袖阀管,中表面无排浆孔(施工时避免阻塞),袖阀管露出结构顶部0。3~0。5m(顶端用钢管维护,防止变型)。
4。 固定要求
袖阀管务必固定牢固,不可悬架或松脱;
联接不同管材(如PVC管与钢管)时,运用密封胶或管箍密封,保证接头不渗漏。
三、外包防水层及里衬结构施工
1。 外包防水层铺设
袖阀管安装完毕后,铺设外包防水层(如防水涂料、防水涂料);
防水层必须包囊袖阀管(如卷材搭接遮盖袖阀管),确保防水层与袖阀管缝隙连接,防止地下水从袖阀管与防水层中间渗入。
2。 里衬结构施工
铺装防水层后,开展里衬结构(如侧墙、底板混泥土)施工;
施工环节中,严禁振捣棒触碰袖阀管、灌浆软管和灌浆盒(避免损坏);
里衬结构预制混凝土时,应振捣密实(特别是袖阀管周边),以确保混凝土与袖阀管贴近。
四、灌浆解决方法
1。 灌浆机遇
车站里衬结构施工和模架支撑体系拆除后开展(确保结构平稳);
停止降水后需灌浆(避免地下水压危及灌浆效果)。
2。 注浆材料及配置
基本概况:挑选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1∶1(拌匀,无结块);
严重渗水:采用水泥-硅酸钠双液浆(快速凝固,补漏紧急漏水点)。
3。 操纵灌浆参数
灌浆压力:维持在0。3MPa之内(避免压力太大导致结构开裂或袖阀管毁坏);
灌浆量:以“灌浆量” “注浆压力”双控(当注浆压力”≥0.3MPa或顶板返浆时,中止灌浆);
灌浆次序:从车站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或从中间向两侧),不要跳注(保证袖阀管能充分发挥)。
4。 灌浆环节中常见的现象
灌浆前用清水冲洗袖阀管(保证管中无堵塞,同时寻找出浆端口);
每次灌浆后,应引进凉水(清洗管路,防止水泥浆凝固阻塞,保证二次运用);
灌浆操作人员应佩戴护目镜(防止髙压液态造成危害),拆卸管路必须在泄压后进行(严禁带压作业)。
五、泄露治理效果检测
1。 检查内容
漏水情况:观查结构表层(如侧墙、底板)是否有漏水(如水迹、渗漏);
灌浆效果:查验袖阀管周边是否有水泥浆渗漏(表明灌浆圆);
防水机壳:依据雷达检测等方式,查验水泥浆是否添充排架结构与里衬结构之间的缝隙(造成致密防水机壳)。
2。 验收标准
结构表层无渗漏(或漏水量)≤0。1L/(m²·d));
袖阀管周边无渗水痕迹,水泥浆充满圆滑;
防水机壳又薄又厚≥20mm(依据雷达检测明确)。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