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使用方法
1. 检查和标记裂缝:检查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和方向,标记裂缝的起止点和灌胶嘴的位置。
2. 裂缝清理:
对于较小的混凝土构件裂缝,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松散层等污垢,刷掉浮灰,沿裂缝两侧2-3厘米范围用酒精擦拭。
对于较大的混凝土构件或较深的裂缝,可以沿裂缝采用钻孔灌胶,使胶液通道更广,进入裂缝。
3. 设置灌胶嘴底座:
灌胶嘴必须设置在裂缝交错、裂缝宽度和裂缝末端。灌胶嘴的间距可以根据裂缝的大小、方向和结构来确定,灌浆嘴的间距一般为20-30厘米。
灌胶口底座可以先用封缝胶粘贴在预定位置,也可以在封缝时一起粘贴。
4. 封缝:
在裂缝表面涂上密封胶,厚度约3mm,宽度约25mm,密封6小时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密封要求:与混凝土表面紧密贴合,防止出现小孔和气泡,保证密封可靠。
5. 灌胶:
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将环氧树脂胶与环氧树脂胶混合,在要求裂缝封闭的混凝土表面涂上刷子或胶辊胶。密封胶应分两次纵向和横向涂层,后一次纵向(或横向)涂层应在前一次横向(或纵向)涂层胶液成膜并触摸干燥时进行。
当最后一个出浆口出胶并出胶速度保持稳定时,灌浆可以在保持压注约10分钟后停止。拆下灌浆器,用堵头旋转到底座,防止胶水溢出。
6. 固化:灌浆树脂(裂缝修复)胶水应在5℃以上的环境中固化,固化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一般来说,完全固化2-3天(25℃)。
7. 效果检验:灌浆后应检查灌浆效果和质量,如有不密实等不合格情况,应进行补充。
注意事项二
1. 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应通风干燥,温度不低于5℃。
2. 材料配制:密封胶和填缝胶按产品手册比例精确配制,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现配现用。
3. 施工操作:在补充胶水时,应慢慢增加压力,防止突然充压。
4. 防护措施:施工人员应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设备。如果粘合剂不小心接触到皮肤,可以用甲苯擦洗,用水冲洗。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