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氧树脂为基料,加入固化剂、增韧剂、填料等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环氧灌缝胶双复合性(A成分:环氧树脂主剂 B成分:固化剂)材料具有粘接强度高、耐化学腐蚀、收缩低、抗渗性好等特点。专门用于修复混凝土结构中的缝隙(总宽度一般为0.1-2毫米),修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详细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一,产品特性
高韧性粘接:固化后与混凝土产生高强化学键合(抗压强度可达20-40MPa),能有效地传递结构应力,避免进一步扩大缝隙。
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耐酸、碱、盐及有机溶液腐蚀,适用于工厂、污水处理站、桥梁等腐蚀条件下的裂缝修复。
低收缩性和抗渗性:固化后体积稳定性好,抗收缩干裂,并能产生阻断水分、化学物质渗透的效果,提高结构耐久性。
适用范围广:可修复静止缝隙(非活跃缝隙)、细小的缝隙(总宽度≥0.1mm),还可以用来密封加固水泥基材表面缺陷。
适用场景
钢筋混凝土裂缝修复:如楼板、墙壁、梁柱、桥梁、隧道等因收缩、荷载、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总宽度为0.1-2mm)。
防腐蚀工程加固:车间、污水处理池、海上平台等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修复。
水运工程:水坝、河堤、路面、飞机跑道等混凝土结构的间隙密封加固。
历史建筑修复:对古代建筑混凝土或砖石结构的微裂缝进行无损修复,保持原有外观。
第三,施工准备
材料和工具
材料:
环氧灌缝胶(双复合:A成分-环氧树脂主剂 B成分-固化剂)。
密封胶(用于密封缝隙表面的配套材料)。
补充剂(直径3-5mm的塑料或金属材料)。
钻孔工具(冲击钻,钻头直径8-10mm)。
工具:
清洁软件:钢刷,磨光机,吹风机/吸尘器,乙醇/甲苯(清洁油污)。
注射工具:手动补胶器,压力注胶泵(用于深缝或宽缝)。
测量仪器:裂缝测宽仪(确定裂缝宽度)、米尺(标识类别)。
防护装置:手套,护目镜,口罩(避免接触皮肤或吸入挥发性)。
间隙检查与评估
确定间隙类型:通过观察和检查(如敲击和超声波检查)来判断间隙是否为静止间隙(非活性间隙、无渗漏或变形),在修复前应选择加固措施(如碳纤维加固)。
测量裂缝宽度:用裂缝测宽仪或卡尺测量裂缝宽度(一般灌缝胶适用于0.1-2mm,>2mm需要使用环氧砂浆或灌浆材料)。
标识修复类别:用标记笔沿裂缝两侧扩展1-2cm标识,确保覆盖裂缝及周围缺陷区域。
四是施工过程
基层处理(清洁间隙表面)
扩大缝隙张口:用磨光机或钢刷沿裂缝两侧打磨(总宽度5-10mm,深度2-3mm),增加胶体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如果缝隙较深,应用冲击钻沿缝隙打孔,直径8-10mm,间隔20-30mm,作为补胶通道)。
清除杂质:用吹风机或吸尘器清除缝隙中的浮灰、碎渣;用酒精或甲苯擦拭油渍(确保无污染物残留)。
干燥间隙:用热风机或空气流通干燥间隙内部(含水量需要)≤5%,潮湿环境需要增加干燥时间)。
封缝解决
擦拭密封胶:沿裂缝两侧粘贴密封胶嘴(间隔20-30厘米),用密封胶(配套材料)密封裂缝表面(厚度2-3毫米),确保密封牢固(避免漏气)。密封胶应完全覆盖密封胶嘴周围和缝隙两侧,总宽约1-2厘米。
干固密封胶:密封胶涂抹后,常温下干固2-4小时(具体时间参考产品介绍),确保密封胶完全硬化(用手指轻轻按压不粘手)。
材料制备(双复合环氧灌缝胶)
制备规定:A成分(环氧树脂)与B成分(固化剂)的重量比严格按照产品手册操作(一般比例为2。:1、3:1或4:1,偏差需<±2%)。
混和方式:
将A成分倒入干净的搅拌桶中,按比例添加B成分,使用电动搅拌机(转速300-500r//min)搅拌3-5分钟,直至颜色均匀,无分层(避免过度搅拌引入气泡)。
如果胶体较稠(影响灌注),可以加入少量稀释剂(如环氧专用稀释剂,用量≤5%),搅拌均匀后使用(稀释剂需要与环氧系统相适应)。
压力灌注
连接补胶设备:将准备好的灌缝胶倒入压力注胶泵(或手动补胶器),连接补胶嘴。
补充剂操作:缓慢充压(压力通常为0.2-0.5MPa)注入胶体,观察附近补胶嘴或缝隙漏胶的情况:
如果附近的补胶嘴漏胶,说明这段缝隙已经圆润,可以停止补胶,封闭这个补胶嘴;
如果缝隙不圆润,继续充压灌注,直至所有补胶嘴都漏胶。
密封补胶嘴:补胶后,用密封胶密封补胶嘴,确保密封严密。
干固保养
灌注后,静置24小时(常温)至胶体完全干燥(凝固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低温应延长至48-72小时)。避免雨水在干燥期间被冲刷、暴露或振动(如果桥梁修复后交通需要24小时关闭)。
维护与文明施工
固化时间:常温(20-25℃)初凝时间为1-2小时(表面不粘手),完全干燥需要24-48小时(强度合格);低温(<10℃需要延长到48-72小时。
维修规定:在干燥期间避免雨水冲刷、暴晒或振动(例如桥梁修复后需要24小时封闭交通)。
后续处理:修复后,表面可涂环氧混合涂料或防水材料(提高耐久性),或按原结构标准进行装饰施工(如贴墙砖、批腻子)。
第六,注意事项
准确配制:过多的固化剂会导致胶体脆化,容易开裂;不足则不能完全干燥(长时间软化)。
基层处理:空隙中残留的浮灰或油渍会导致粘接不牢(胶体脱落);潮湿的环境需要完全干燥(水分会降低干燥强度)。
施工温度:施工温度最好在10-30℃之间。如果温度低于5℃,应采取加热措施(如红外线灯直射)。如果温度高于35℃,应避免中午加热时间(避免胶体干燥过快)。
避免气泡:混合时避免引入过多的气体(尤其是压力灌注法,气泡会导致补胶不饱满)。
保护: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有刺激性,施工时需佩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接触皮肤或吸入挥发性;如果你不小心碰了它们,立即用清水冲洗它们并去看医生。
提醒:由于秘方的不同,不同的混凝土环氧填缝剂可能会有轻微的调节(如适用于裂缝宽度和凝固时间)。施工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手册,并按照厂家的指导进行操作。总宽度>建议咨询专业工程师,选择环氧砂浆或灌浆材料等比较合适的材料,以达到2mm的裂缝或活跃缝隙。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