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路面修补料施工工艺如下:
1. 底部处理
清除:最先清除起包、褪皮、间隙等部位的松脱部位,对3mm以下、过多平整的部位与有油污的部位开展拉毛处理,可采取专业的抹光设备或人工用尖锤敲击。
清理:用扫帚等设备清洗底端灰层等杂物,随后用高压水冲洗。清洗时,砂浆应打破工作面,避免倒流。
盈润:用水洗净后,让水在工作面储存一段时间,将工作面充足润透,直到不再漏水。
2. 材料配置
加水:将材料与水混合,加水量在17%时效果最佳,但根据修复部位对稀释度的不同要求,加水量可维持在15%-20%中间。
搅拌:搅拌时应充足搅拌匀称,观查无粉球和汽泡。如果有,可以在搅拌前静止一分钟。搅拌时间约为3分钟,不要太多,以免在搅拌桶中凝固。搅拌时,先加水再入料会降低成本。因为材料凝结时间短,一次性搅拌量不宜过大,每次搅拌的材料需在20分钟内完成。
3. 施工技术
机遇:当修复表面充足潮湿时,表面湿冷但无明水。假如坑洼处存水,开工前用海绵或干布把水抽走。假如表面太干,以淋浴的方式再度湿冷。
修复:针对坑、表面、脱落、空鼓的修复,将搅拌好的材料撒到工作表面,用刮刀摊平,将刮板前面略微外伸,路面10°角,尽量少地摊平材料,防止粘板次数过多。实在找不到正常情况,可以等两三分钟再抹平。针对裂缝的修复,假如缝隙小于3mm,则不适宜这类材料。必须扩张缝隙,扩张易于操作的修复面,有益于材料的粘接和加固效果。施工过程中,防止裂缝和破裂,特别是与底部粘合力。铺筑时,最好先刮一层薄薄的,观查每个凹凸点都有充分的材料触碰,随后马上铺装必需厚度。建议使用分层填充的方式,保证大薄厚坑槽位置致密对称。并且这一环节要连贯开展,中间不能有间隔,否则会出现分层现象。
4. 健康操纵:修复后,用手触摸材料表面硬化,可撒水健康,但不能用高压水冲洗,防止表面浆清洗,危害强度。如果水外流过快,温度应遮盖健康,无论哪种健康方法可保持湿润状态超出2钟头。当温度超出20℃时,交通可在两到三个小时内开放。当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