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混泥土水灰比的概念和控制要求
水灰比(Water-Cement Ratio)是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核心参数,是指混和所用水量与水泥用量的质量比(W/C),与材料工作性、强度、耐久性和高延性特点紧密相关。(又称高延性混泥土),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其水灰比需要严格的“低水胶比”规范,以确保纤维与基体的优良粘接和材料的变形能力。
高延性混泥土水灰比相关要求
1. 水胶比限定较大:
在缺乏试验根据的情形下,高延性混凝土水胶比(Water-Binder Ratio,换句话说,水与掺合料总量的质量比不应大于0.50。这一要求的目的是减少水泥浆理论的气孔率,提升基体的密实度,进而提升材料的抗渗性、抗炭化性与耐用性,防止纤维结团或板材因水胶比太高而关闭和干裂。
2. 配套规定:胶凝材料用量:
为配合低水胶比设计,依据水胶比调节高延性混泥土最少胶凝材料用量:
当水胶比为0.50时,最少用以胶凝材料≥300kg/m³;
当水胶比为0.45时,最少用以胶凝材料≥320kg/m³;
当水胶比为0.40时,最少胶凝材料用量≥340kg/m³;
水胶比≤0.35时,最少胶凝材料用量≥360kg/m³。
胶凝材料用量少会导致板材强度不足,过多提升材料成本和收缩变形,最佳值应通过试验明确。
3. 砂胶比合作要求:
砂胶比(Sand-Binder Ratio,即砂与掺合料总量的质量比)应与水胶比协调控制,不得大于0.80。适当的砂胶比能提高骨料的级配,提升基体的抗裂度和密实度,防止砂率过高或过低造成的石料离析。
水灰比对高延性混泥土性能的影响
工作性:水灰比太低会导致混合物流动性差,没法压抹,需要添加减水剂改善;水灰比太高会导致纤维结团和板材泌水,减少材料的完整性和抗裂度。
强度与韧性:适时调整水灰比(如适时调整水灰比)≤0.45)可提高基材的抗拉强度(一般情况下)≥30MPa及纤维与基体的粘接强度,提升了材料的“裂且不坏”特点(极限拉应变可达3%-8%)。
耐用性:低水灰比能降低板材气孔率,减少氯离子、水和二氧化碳的渗透速度,提升材料的冻融、炭化和氯离子腐蚀水准,适用严寒、沿海等恶劣环境。
疑难问题高延性混凝土水灰比应通过试验确立,无法直接运用。试验时,根据工程要求强度、韧性施工工艺(如手动压力、机械注浆),调节水胶比、砂胶比和外加剂(如减水剂、黏合剂)的组合量,保证混合物达到“高循环、高粘合力、无离析泌水”的需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