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158-3832-6188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筑材料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高延性混凝土是怎么施工的

发布日期:2025-09-16 17:02浏览次数:
高延性混凝土是怎么施工的

高延性混凝土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一、施工前准备

1. 材料准备:高延性混凝土一般由A(水泥基干混)做成、B材料(聚丙烯粗纤维等合成纤维)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防雨、防潮、防晒,保质期为6个月;施工前明确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型号,最好使用过期产品。

2. 技术准备:依据设计图纸和规范标准开展技术交底,创建加固厚度、纤维掺量(一般为1.5%-2.5%)、水胶比(≤0.50)等数据;编写施工方案,包含施工次序、工艺控制要点。

3. 设备准备:配备强制搅拌机(转速)≥45r/min,确保纤维分散对称)、电动喷雾器(用以湿冷的墙壁)、刮尺、刮杠、灰板、斗车等设施,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4. 基层处理:清除原结构表面(墙、梁、柱等)的装饰层、分散的砖缝、油迹、灰尘,直到原结构表面曝露坚固;用钢刷或电吹风消除间隙里的污渍,保证底层整洁、粗糙、清理;假如原墙有线槽,应添加高延性混凝土。

二、抗剪键设定(加固薄厚)>15mm时)

当高延性混凝土表面加固薄厚超出15mm时,需在原墙砌体结构中设置裁切按键,以增强新旧混凝土的粘接强度。具体做法:凿除原墙砌体,摆放30块×30×30mm方洞(邻近抗剪键间距)≤600mm,到处都有梅花状的),抗剪键要位于整块砖上,数量及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

三、墙壁潮湿

施工前一天,原结构表面用清水持续潮湿,使墙壁充足潮湿(水薄厚厚)≥2cm);施工前检查墙面湿度,避免因干燥导致高延性混凝土少水太快,危及粘结性。

四、配合比和搅拌

1. 配合比要求:严格遵守产品手册配合比,一般为A材:水:B材=40kg:12kg±1kg:1小袋(纤维)(40kg) 以A材为例,仅作参考);水胶比应保持在≤0.50,砂胶比≤0.80(提升骨料级配,提升密实度)。

2. 拌和流程:开启搅拌器前,先添加90%水;在搅拌环节中添加a料(水泥基干混料),拌和3-5分钟至对称;然后倒入剩下10%的水和B料(纤维),再拌和7-10分钟,直到纤维分散均匀(无结团、无堆积)。

3. 疑难问题:混和环节中严禁添加其他材料(如水泥、砂),避免影响材料性能;入料后40分钟内应用(天气炎热缩短至30分钟),未需要的材料应再度混和,防止离析。

五、压抹施工

1. 分层要求:高延性混凝土应分层压抹,单层厚度≤15mm(假如加固薄厚较大,则需要在下层初凝后开展高层施工);在最后一层压抹以前,需要把上一层表面凿毛(保证粘合),并抹平抹光。

2. 施工要点:手动压抹时,用刮刀将混凝土均匀涂抹在基层上,用劲压实,避免汽泡残余;假如是机械喷发施工,需要控制喷发角度(和墙面90°)和间隔(约1m),确保混凝土密实。

3. 搭接解决方法:加固砌体和非加固墙面的搭接处应持续擦洗至非加固墙面宽度不小于120mm,压进孔径20mm的钢丝网,禁止留有施工冷缝。

六、保养1. 基本维护:压抹后12小时内(原始凝固后),用喷雾机或遮盖草垫、麻袋维持表面潮湿,避免前期少水干裂。

2. 湿保养:保养时间长≥7天(冬天低温<10℃时,延至14天);在高温天气下,必须遮光,提升撒水(每2-3小时一次),防止表面迅速少水;冬天施工时,必须遮盖保温材料(如棉被、岩棉),防止感冒。

七、疑难问题

1. 施工标准:施工温度需在5-35℃之间(小于5℃需加温底层或使用低温材料;高过35℃需挡光减温);雨天、大风天气禁止施工,避免降雨、尘土毁坏粘合效果。

2. 材料贮存:A材料、B材料应分开存放,避免潮结;纤维应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以防止潮结团。

3. 质量控制:施工环节中查验纤维分布均匀性(无结团)、塌落度(160-200mm);结束后,查验表面是否有蜂窝、表面、裂缝等缺陷,若有,应及时补充或修复。


总结:以上这篇文章就是
高延性混凝土是怎么施工的
的讲解,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高延性混凝土是怎么施工的这个产品,欢迎关注联系本公司
  • 联系方式
  •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杨经理
  • 24小时服务热线:15838326188
  • 标签: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邮 箱:15838326188@139.com

    手 机:158-3832-6188

    热 线:158-3832-6188

    地 址:上海市-金山区-卫昌路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58-3832-6188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