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土壤固化剂的施工工艺是确保道路基层或底基层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以下是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
### **一、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 **土壤固化剂**:根据土壤类型(如黏土、砂土、混合土)选择适配的固化剂(如水泥、石灰、粉煤灰或化学添加剂),需符合设计要求。
- **土料**:检测土壤的颗粒组成、塑性指数、含水量等,确保符合固化剂适用条件。
- **水**:洁净饮用水,用于调节土壤含水量。
2. **设备检查**
- 拌合设备(强制式搅拌机或路拌机)、运输车辆、压路机(振动压路机+静压压路机)、平整工具、洒水车等。
3. **试验段施工**
- 在正式施工前,选取试验段进行工艺验证,确定最佳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固化剂掺量等参数。
---
### **二、材料配比设计**
1. **实验室试验**
- 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 根据设计强度要求,测试不同固化剂掺量(如水泥剂量一般为3%~8%)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最优配比。
2. **配比调整**
- 针对现场土壤含水率、温度等条件微调配比,确保施工可行性。
---
### **三、施工流程**
#### **1. 基底处理**
- 清除地表杂物、腐殖土,整平基底并压实至设计标高。
- 对于软弱地基,需先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
#### **2. 摊铺土壤**
- 按设计厚度摊铺土壤(通常每层松铺厚度≤30cm),采用推土机或平地机粗平。
- **关键点**:控制松铺厚度均匀,避免局部过厚或过薄。
#### **3. 添加固化剂**
- 将固化剂均匀撒布于土壤表面,或通过拌合设备同步喷洒(如液态固化剂)。
- **掺量控制**:严格按设计比例(如水泥掺量±0.5%),避免过量或不足。
#### **4. 拌合作业**
- **路拌法**:使用路拌机翻拌土壤与固化剂,确保混合均匀,拌合深度需达到层底。
- **厂拌法**:集中搅拌后运输至现场,适用于大规模工程。
- **要点**:拌合后土壤色泽均匀,无固化剂结团或未拌匀现象。
#### **5. 整平与整形**
- 用平地机精细整平,设置路拱横坡,确保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 **6. 压实作业**
- **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速度控制在1.5~2km/h。
- **复压**:高频低幅振动碾压4~6遍,直至达到设计压实度(如95%以上)。
- **终压**:静压收面,消除轮迹。
- **要点**:压实度需分层检测,每层压实后厚度≤20cm。
#### **7. 养护管理**
- 洒水保湿养护,覆盖土工布或薄膜,养护期通常为7~14天。
- 限制重型车辆通行,避免早期荷载破坏。
---
### **四、质量控制要点**
1. **含水量控制**
- 施工时土壤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2%),过干需洒水,过湿需翻晒或掺生石灰吸水。
2. **压实度检测**
- 采用灌砂法或环刀法检测压实度,每500㎡抽检1点,不合格需补压。
3. **强度验收**
- 养护结束后钻取芯样,检测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设计值(如3~5MPa)。
4. **接缝处理**
- 纵向接缝需搭接拌合,横向接缝应错位布置并加强压实。
---
### **五、注意事项**
1. **环境要求**
- 避开雨天施工,气温低于5℃或风速过大时停止作业。
- 固化剂储存需防潮,避免受潮结块。
2. **安全防护**
- 施工人员佩戴防尘口罩、护目镜,固化剂接触皮肤需及时清洗。
3. **环保措施**
- 废弃土和固化剂包装袋集中处理,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
---
### **六、常见固化剂类型及适用场景**
| 固化剂类型 | 适用土壤 | 特点 |
|------------|-------------------------|--------------------------|
| 水泥 | 黏土、砂土、混合土 | 强度高,易板结,需控裂 |
| 石灰 | 塑性指数高的黏土 | 改善水稳性,成本低 |
| 粉煤灰 | 砂性土 | 轻质,减少收缩开裂 |
| 化学剂 | 特殊土(如高有机质土) | 快速固化,早强 |
---
通过严格遵循上述工艺并加强过程控制,可有效提升道路基层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施工中需结合具体工程条件灵活调整,并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如《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