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材料类型(如快干水泥、沥青冷补等)不同,道路抢修材料的施工方法也不同,一些常见的施工要点:
第一,基层处理
1. 清理
-要彻底清除道路损坏部位的杂物,如石头、土壤、叶子、塑料垃圾等等. 这类杂物会影响抢修材料与基层的粘结效果。.
油污等难以清除的污渍,可以使用特殊的清洁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表面清洁.
2. 对基层进行检查和修复
检查基层是否有较大的裂缝、坑洼或松散部位。. 假如有裂缝,裂缝较小(宽度小于3mm),可采用填缝材料填充;较大的裂缝(宽度大于3mm),可能需要先用合适的材料(例如热沥青或水泥砂浆)来填充找平.
如果基层有松散的部分,应该把它铲掉,直至露出坚固的基层结构,接着进行后续施工.
准备材料
1. 计量
依据道路损坏面积及抢修材料类型,准确测量所需材料的数量. 如为混合材料(如混凝土类抢修材料),水泥、骨料、添加剂等原料应按规定的配合比精确称量。.
2. 搅拌(针对混合抢修材料)
使用机械搅拌设备(如搅拌机)搅拌材料. 搅拌时要保证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均匀,避免出现局部材料比例失调的情况.
快干水泥类抢修材料,搅拌时间一般控制在2。 - 3分钟, 直至水泥颜色均匀一致;沥青冷补料,搅拌至冷补料颜色均匀,无结块现象.
三、摊铺
1. 厚度控制
摊铺厚度根据道路损坏的深度确定。. 小面积、浅层(深度小于3cm)损坏,可以一次摊铺成型,摊铺厚度略大于破损深度;面积较大或较深(深度大于3cm)的损坏,可以分层摊铺,每层厚度控制在3 - 5cm左右.
摊铺过程中,使用工具(如铁锹、耙子等)将抢修材料均匀地铺设在破损部位,确保与周围道路自然连接,尽量避免出现高差过大的情况。.
2. 平整度控制
在初步摊铺之后,使用耙子等工具对抢修材料进行初步整平,使表面大致平整. 对道路抢修工程的要求较高,可以使用水准仪等测量工具来控制平整度.
四、压实
1. 初压
快干水泥类抢修材料,可以使用平板夯进行初压. 从修复区域的边缘开始,逐步向中心移动,往返压实2 - 3遍. 首先要注意控制压力,避免过度压实造成抢修材料表面出现裂缝。.
小平板夯或振动板可用于沥青冷补料的初压,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操作,确保初步稳定的抢修材料,排除内部空气.
2. 复压(对于面积较大或交通要求较高的情况)
若修补面积较大或对道路承载能力要求较高,初压后可以使用小压路机进行复压。. 复压时, 压路机的行驶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控制在2 - 3km/h),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碾压次数,一般为2 - 3遍.
在复压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抢修材料的压实情况,避免出现压实不均匀或表面推移等问题.
3. 边角压实
修补区域的边角部分,因为大压实设备很难到达,应采用小压实工具(如手扶式小压路机、小振动夯或人工用小工具夯实)进行压实,确保边角处的压实质量与整体一致。.
第五,维护和开放交通
1. 养护
紧固材料压实完成后,需进行养护. 快干水泥类抢修材料,未完全固化(通常为2) - 4小时, 具体时间取决于环境温度和湿度),应该避免行人、车辆通行,防止抢修材料被破坏. 若在维修期间出现降雨等情况,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比如覆盖塑料薄膜等等.
沥青冷补在摊铺压实后,还需要一定的固化时间。. 固化期间,同样要避免过早开放交通,防止车辆碾压造成损坏.
2. 开放交通
在抢修材料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开放交通. 小型车辆压实后可以使用2辆。 - 4小时后通行,大型车辆或重载车辆需等6辆 - 八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可根据材料说明书和实际固化情况确定).
交通开放初期,应该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剧烈操作,直到修补区完全稳定.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