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抢修沥青冷补料使用说明:
准备工作
1. 材料准备
◦依据道路损坏面积和程度,估计所需沥青冷补料的数量. 确保冷补料质量符合有关标准,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潮湿、结块等情况?.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例如铁锹、耙子、平板夯、小型压路机(根据修补面积和交通状况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等。.
2. 基层处理
◦彻底清理需要修补的道路基层. 清除杂物表面(如树叶、树枝、塑料垃圾等)、灰尘,松散的颗粒,积水等等.
◦假如基层有较大的裂缝或坑洼,首先要用合适的材料(如热沥青或密封胶)进行预处理,例如填补裂缝,找平坑洼等,保证基层表面相对平整、坚实。.
二是摊铺冷补料
1. 配料
◦如果冷补是单一规格的产品,可直接使用. 为了达到最佳性能,如果需要混合不同规格的冷补料,配料应按厂家推荐比例进行,使用机械(如搅拌机)或人工充分搅拌均匀.
2. 摊铺厚度
◦摊铺厚度根据道路损坏的深度确定。. 小坑(深度小于3cm)可以一次摊铺成型,摊铺厚度略大于坑洼深度,但是不能超过5cm; 较大或较深的损坏(深度大于3cm),可以分层摊铺,每层厚度控制在3 - 5cm左右.
◦在修补区域均匀地铺设冷补料,用铁锹或耙子进行初步平整,使冷补与周围路面自然相连,尽量避免出现高差过大的情况。.
第三,压实作业
1. 初压
◦用平板夯对摊铺后的冷补进行初压。. 从修复区域的边缘开始,逐步向中心移动,往返压实2 - 3遍. 最初压力的目的是使冷补料初步稳定,排除内部空气.
◦初压时, 根据冷补料的种类和修补区域的实际情况,调整平板夯的夯击频率和力度,确保冷补被压实,但不会被过度破坏。.
2. 复压(如有需要)
◦大面积或交通流量较大的修补区域,初压后可以使用小压路机进行复压。. 复压时, 压路机的行驶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控制在2 - 3km/h),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碾压次数,一般为2 - 3遍.
◦在复压过程中要注意冷补料的压实情况,避免出现压实不均匀或表面推移等问题.
3. 边角压实
◦修补区域的边角部分,因为大压实设备很难到达,应采用小压实工具(如手扶式小压路机或小振动夯)进行压实,确保边角处的压实质量与整体一致。.
开放交通
1. 早期养护
◦压实完成后,应该进行适当的早期养护。. 冷补料未完全固化前(一般为2 - 4小时, 具体时间取决于环境温度和湿度),尽可能避免行人、车辆通行,防止冷补被破坏.
◦若在维修期间出现降雨等情况,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例如覆盖塑料薄膜等,避免在雨水中浸泡冷补.
2. 开放交通时间
◦在冷补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开放交通. 一般而言,小型车辆压实后可以使用2辆。 - 4小时后通行,大型车辆或重载车辆需等6辆 - 八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可根据冷补说明书和实际固化情况确定).
◦交通开放初期,应该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剧烈操作,直到修补区完全稳定.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