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特定强度等级和良好透水性能的混凝土材料。详细介绍:
定义和特征
1. 定义
C30透水混凝土是指抗压强度达到C30等级的透水混凝土。它是一种蜂窝状结构,由粗骨料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水泥浆,形成孔洞均匀分布,因此具有透气性、透水性和重量轻的特点。
2. 主要特点
高强: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如车辆行驶、行人踩踏等。
透水性好:其内部有大量的连通孔隙,能迅速有效地排除路面积水,减少路面积水对交通和城市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透气性:能改善地表温度和湿度,调节城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节约能源:采用材料制成,无污染,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外观美观:可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颜料进行调配,使路面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图案,提升城市的美观。
二、原材料
1. 水泥:一般选用42.5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新鲜、无结块、无受潮变质,并通过稳定性。水泥的用量应根据设计强度和测试数据进行调整。
2. 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多采用碎石、卵石或单粒径或间歇级配的混合物,以达到良好的骨架结构和透水性;细骨料应采用中砂,细度模数在2.5~3.0之间,含泥量小于3%。
3. 增强剂:通常添加C30透水混凝土增强剂,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增强剂采用国外先进的合成工艺和核壳结构设计,参与水泥水化反应,形成聚合物水泥水化体,大大提高水泥水化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4. 水:要求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或纯净水,符合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的要求。
5. 添加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机械性能,可以根据工程需要添加适量的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等添加剂。
配合比设计三
1. 初步配合比:根据经验公式或现有试验数据,初步确定水泥、骨料、水和增强剂等材料的用量比例。每立方米透水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约为300~400kg,骨料用量约为1300~1800kg,水胶比约为0.25~0.45。
2. 试验调整:通过实验室试验和试验块的强度测试,对初始配合比进行调整和优化,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透水性。在试验过程中,为了保证试验块的性能与实际工程一致,需要注意控制搅拌时间、振动方法和维护条件。
四是施工工艺
1. 基层处理: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平整和压实,以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符合要求。同时,为了增强基层与透水混凝土层之间的附着力,应在基层表面涂上一层水泥净浆或专用界面剂。
2. 搅拌:将称重的水泥、骨料、增强剂、水等材料倒入搅拌机中,先搅拌30秒左右,再强制搅拌60~90秒,使各种材料充分均匀混合。搅拌时间和速度应根据搅拌机的类型和材料特性进行调整。
3. 运输和摊铺:搅拌好的透水混凝土应尽快运输到施工现场,摊铺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摊铺时,可以手动或机械进行。应注意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空鼓、裂缝等缺陷。
4. 振动和压实:在摊铺过程中,振动和压实可以同时进行。振动可以由平板振动器或插入式振动棒进行,以消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间隙;压实可以由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但要注意控制振动和压实的强度和次数,避免过度振动或压实导致透水性下降。
5. 养护:透水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可以通过覆盖塑料薄膜、湿草帘或洒水来进行,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导致裂缝。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