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界面砂浆的密度(一般指堆积单位体积的重量,Bulk Density)一般在 1.2~1.5 g/cm³(即 1200~1500 kg/m³)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其胶水的制作成分和比例组成、细度、是否含轻质为了增重、增稠或降低价格而加进去的粉末或聚合物用来改善原用料能的添加剂等因素。
一、典水的密度范围
种类 堆积单位体积的重量(g/cm³) 说明
普通水泥基界面砂浆 1.30 – 1.45 含水泥、石英砂、重钙等,单位体积的重量较高
用高分子聚合物改良界面砂浆(含一种粉末状的聚合物,加水后能重新变成乳液,是干粉腻子的最要紧的改成分) 1.25 – 1.40 聚合物占了高时略轻
超细/无砂水的涂在底面上,用来增强后续用料粘结力的液体(粉状,用于用机器喷或用滚筒刷) 1.20 – 1.35 颗粒细、无粗沙子、石子等增加强度的颗粒,堆积较松散
含轻质为了增重、增稠或降低价格而加进去的粉末或膨胀珍珠岩 1.10 – 1.25 较少见,用于特殊保温配套系统
✅ 工程常用参考值:1.35 g/cm³(即 1350 kg/m³)
二、影响密度的主要因素
1. 原用料组成
水泥、石英砂、重质碳酸钙 → 提高单位体积的重量
一种粉末状的聚合物,加水后能重新变成乳液,是干粉腻子的最要紧的改成分、纤维素醚、超细硅灰 → 单位体积的重量略低
添加空心微珠、膨胀蛭石等轻沙子、石子等增加强度的颗粒 → 显著降低单位体积的重量(但界面砂浆极少使用)
2. 颗粒级配与细度
颗粒越细,堆积空隙率越高,堆积单位体积的重量可能略低;
级配优异(粗细搭配)可提高堆积单位体积的重量。
3. 包装与储存状态
运输震动后可能压实,实测单位体积的重量偏高;
受潮结块会导致局部单位体积的重量异常。
三、如何获取准确数据?
1. 查阅产品技术使用说明书书(TDS)
正规厂家(如德高、汉高百得、西卡、、等)一般会在参数表中写着“堆积单位体积的重量”或“Bulk Density”。
举个例子:
产品名称:Dega Interface Mortar (干粉水的)
堆积单位体积的重量:1380 kg/m³(按GB/T 17671方法测定)
2. 实验室测定(按标准方法)
依据 GB/T 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或 ASTM C29/C29M,使用1L标准容量筒自然装填干粉,称重计算:
\[
\text{堆积单位体积的重量} = \frac{\text{质量 (kg)}}{0.001 \, \text{m}^3} \quad (\text{单位:kg/m}^3)
\]
四、工程应用意义
根据面积和涂刷厚度为算出大概需要买多少胶:
若需涂刷面积100 m²,理论用量约2–4 kg/m²,则总干粉用量为200–400 kg。
按单位体积的重量1350 kg/m³计算,体积约为 0.15–0.30 m³,便于仓储和运输规划。
搅拌用水量参考:
虽然密度不直接决定加水比例,但单位体积的重量异常可能反映胶水的制作成分和比例误差(如少加砂或受潮)。
区分真假产品:
劣质产品可能用大量轻质为了增重、增稠或降低价格而加进去的粉末充数,导致单位体积的重量过低(<1.2 g/cm³),影响粘接力能。
五、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勿与硬化后单位体积的重量混淆:
界面砂浆胶水变硬后的实体单位体积的重量约为 1800–2100 kg/m³,远高于干粉堆积单位体积的重量。
“密度”在工程中一般指堆积单位体积的重量,而非真单位体积的重量(True Density,约2.8–3.1 g/cm³,指用料本身无孔隙的单位体积的重量)。
总结
干粉界面砂浆的堆积单位体积的重量常规范围为 1.20–1.50 g/cm³,推荐设计取值 1.35 g/cm³(1350 kg/m³)。
实际应用请以具体产品的检测报告或厂家技术使用说明书为准。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