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专用植筋胶是一种高性能化学粘结材料,用以在混凝土、砌体等基础材料中锚固钢筋。其主要成分是改性环氧树脂或乙烯基酯树脂,具备粘接强度高、耐老化、抗疲劳、施工简单等特点。其使用需要严格的工艺标准,以保证锚固的稳定性。
一、主要用途
钢筋专用植筋胶适用下列工程状况:
钢筋混凝土改造、加固中新增钢筋锚固;
框架柱、圈梁、过梁等二次结构与主体结构的联接;
设备基础、幕墙埋件、钢构件及混凝土锚固;
在砖混或砌体结构中置入拉结筋。
不适宜长期高温(超出60℃)、强紫外线照射或持续震动疲惫位置,除非产品标明取得相应特点。
二、施工前准备
1。 材料明确
合乎《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规定(GB 50367)和《工程结构加固材料性鉴定技术规范》(GB 50728)规范A级胶,查验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及操作手册。
2。 基底材料要求
板材应是强度等级不少于C20的混凝土或实芯砌体,无裂缝、疏松、油污和明水。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等轻质墙板需要经过关键点评后方可使用。
3。 开洞依据设计要点确立孔位,绕开原结构竖向钢筋(可采取钢筋扫描机定位);
用电锤或水钻钻孔,直径一般为钢筋型号的1。2~1。5倍(如Φ12钢筋对应直径144钢筋对应直径~18 mm),钢筋直径不低于10倍(具体设计或性能参数);
打孔应保持垂直或根据设计角度,深层允许误差±5 mm。
4。 清孔清孔是衡量粘合品质的重要环节,务必彻底解决孔里的灰尘碎渣:
先用硬刷子持续清理孔边;
再度拆换压缩空气(压力)≥0。5 MPa)吹整洁粉尘,不断3次左右;
然后用蘸有甲苯或工业酒精的棉纱擦洗孔边,去除油垢并晾晒。严禁用清水冲洗或简单吹扫。
三、植筋胶引进及钢筋拼装
1。 胶体搅拌
成分植筋胶一般采用自动搅拌胶枪配合静态搅拌管施工;
运用前检查A(树脂)、B(凝固剂)成份是否有效,包装是否完好;
组装胶枪后,先挤压前边少量未充分搅拌的胶体(约10 cm),再度公布补胶。
2。 补胶胶体从孔底慢慢引进,参与到深度的2/3~3/4,避免气团残余;
补胶量应保证钢筋插入后黏合剂能从管口外溢,确保圆滑密实。
3。 植筋将除锈、清理干燥钢筋沿同一方向慢慢旋转插进孔底,不能持续抽插;
插入后,轻轻转动钢筋,使胶体匀称包囊钢筋表层;
若胶体未外溢,应拔出钢筋再度补胶,不得强制堵漏。
四、凝固和维护
植筋完成后,胶体终凝前不能震荡钢筋;
终凝受工作温度伤害显著:
25℃时,一般2~4钟头基本载重,24钟头后能进行后续工序;
低于10℃时,终凝提升,需采取保温措施或低温商品;
凝固期内避免撒水、震动或加载,未凝固时禁止焊接(如需焊接,应选用湿布包胶区降温,以确保焊接间距黏合≥300 mm)。
五、质量检验
1。 外观检验:管口有胶体外溢,钢筋位置适宜,无松脱;
2。 拉伸实验: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要求关键构造按数量1%和不少于3个进行非损害拉拨查验,检验荷载取设计值的1个。2倍,持荷2分钟无挪动即合格;
3。 纪录保存:施工应纪录直径、深度、胶号、操作温度、作业人员及检验结果。
六、疑难问题
植筋胶应密封存放在阴凉舒心的地区,避免阳光直射,保质期一般为6~12个月;
开封后应尽早应用,搅拌管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使用;
不可混用不同或类型的胶水;
雨天或板材潮湿时,宜选用潮湿面专用植筋胶,保证孔里无明水;
大直径钢筋(≥Φ25)或深孔植筋,建议使用压力注胶工艺,提升饱满度。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