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砂浆界面剂(也称干粉型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聚合物界面砂浆)是一种以水泥、精细填充料、可再分摊乳胶粉(如VAE、丙烯酸酯类)及功能性添加剂预混而成的单组分粉状材料,使用时只需加水搅拌成浆料,涂刷于混凝土、砌块、保温板等基层表面,用以增强新旧材料之间的粘结力、封闭基层、防止空鼓脱落。
一、产品作用原理
物理锚固:浆料渗透入基层微孔,凝固后形成“钉扎效应”;
化学粘结:聚合物成膜包裹水泥颗粒,与基层及后续抹灰层形成有机-无机复合粘结网络;
界面过渡:解决光滑/低吸水率基底材料(如现浇混凝土、ALC板、旧瓷砖)与砂浆之间因收缩差异导致的粘结失效问题。
二、主要性能特点
性能指标 常规要求
- --
与混凝土拉伸粘结强度(常温) ≥0。8 MPa(7天),≥1。0 MPa(28天)
耐水粘结强度 ≥0。6 MPa
耐冻融粘结强度 ≥0。5 MPa
可操作时间 ≥1。5 小时(25℃)
表干时间 2~4 小时
符合行业标准:JC/T 907-2018《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三、适用基层类型
✅ 推荐用于以下难粘结基面:
现浇混凝土墙、梁、板(表面致密光滑);
加气混凝土砌块(AAC)、轻质隔墙板;
预制混凝土构件(PC构件);
旧抹灰层、旧瓷砖墙面(翻新工程);
EPS/XPS聚苯板、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钢构造防火涂层表面(需配套验证)。
❌ 不适用于:
有明水、油垢、脱模剂未清除的表面;
严重起砂、粉化的松散基层(应先加固);
木材、塑料、金属等非无机基底材料(需专用界面剂)。
四、施工方法(标准流程)
1。 基层处理
清除浮灰、油渍、脱模剂、养护膜等;
对光滑面建议机械研磨或钢丝刷拉毛;
干爽基层提前2小时洒水湿润(无明水为准);
旧瓷砖应清扫并做“凿毛”或采用高粘结型界面剂。
2。 界面剂配制
按使用说明书水灰比加水(通常 0。20~0。25,即每25 kg粉料加水5~6。5 L);
先加水,后加粉,电动搅拌器低速搅拌3~5分钟至匀称无颗粒;
静置熟化2~3分钟后再次搅拌,即可使用。
⏱️ 可操作时间:约1。5~2小时(25℃),避免一次性拌合过多。
3。 涂刷或甩浆施工
施工方式 适用工况 操作要点
- -- --
滚涂/刷涂 一般墙面、保温板 匀称涂布一层,厚度0。5~1 mm,不得漏涂
甩浆(拉毛) 顶棚、剪力墙等易空鼓部位 用笤帚或甩浆工具将浆料甩成麻点状,形成毛糙“毛刺”层
喷涂 大面积工程 调整喷枪压力,确保覆盖匀称
✅ 关键:涂层应连续、手感毛糙,无流挂、堆积。
4。 后续工序衔接
应在界面剂初凝前(通常4~8小时内)进行下道施工(如抹灰、贴砖、保温板粘贴);
若间隔超过24小时,表面已硬化,则需重新涂刷或轻微研磨;
高温干爽天气可适当喷雾保湿,防止过快失水影响成膜。
五、注意事项
1。 严禁随意加水:过量水会稀释聚合物浓度,显著降低粘结强度;
2。 现拌现用:拌合后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禁止二次加水;
3。 环境温度:施工温度宜在 5℃~35℃,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4。 配套性:建议界面剂与后续砂浆(如抹灰砂浆、瓷砖胶)为同一系统产品,确保相容;
5。 储存:密封防潮,保质期一般6个月,受潮结块不得使用。
六、质量检验
外观检查:涂层匀称,无漏涂、起皮、粉化;
粘结效果:后续饰面层无空鼓、脱落;
拉拔测试(重要工程):粘结强度应≥0。8 MPa(按JC/T 907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