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类水泥防水砂浆是以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为胶凝基料,搭配精细骨料(如石英砂、河砂)、防水功能性添加剂(如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聚合物改性剂(如可再分摊乳胶粉)及填充料(如重钙、粉煤灰)等预混而成的粉状复合材料。使用时,只需按比例加水现场搅拌匀称,即可形成具有防水抗渗、粘结牢固、耐久性好特性的硬化体,广泛应用于建筑地下室、卫生间、厨房、屋面、水池、桥梁隧道等对防水要求较高的构造部位,是“刚柔结合”防水体系中的重要刚性防护层。以下从产品本质、性能特点、应用场景到施工方法,全面解析这一“建筑防水基石”。
一、产品本质:为什么叫“水泥防水砂浆”?
传统水泥砂浆(仅水泥+砂+水)因孔隙率高、密实性差,无法有效阻挡水渗透(抗渗压力通常<0。2MPa),而干粉类水泥防水砂浆通过“多重防水机制协同作用”,将普通砂浆升级为防水功能材料:
密实填充:通过减水剂减少用水量(降低孔隙率),细骨料(如 0。15~0。3mm 石英砂)优化级配,使硬化后砂浆内部孔隙更细小、连通孔减少(抗渗压力≥0。6~1。5MPa);
防水剂作用:添加无机防水剂(如氯化铁、硅灰)或有机硅憎水剂,降低砂浆的吸水率(≤0。5%),并在表面形成疏水膜(阻止水分渗透);
膨胀补偿:掺入膨胀剂(如氧化钙-硫铝酸钙类),补偿砂浆硬化经过中的收缩(减少裂缝,避免因收缩导致渗漏通道);
聚合物改性(部分配方):可再分摊乳胶粉(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增强砂浆的柔韧性与粘结性,同时填充微孔(提升抗渗性)。
其核心特点是“刚性为主,防水为核”——通过自身的高密实性与防水添加剂,直接阻挡水分渗透,而非依赖柔性卷材或涂料的“覆盖隔离”。
二、核心性能优势
性能维度 干粉类水泥防水砂浆 普通水泥砂浆 柔性防水卷材/涂料
抗渗压力 ≥0。6~1。5MPa(28 天,可抵抗 6~15 米水柱渗透) ≤0。2MPa(基本不防水) 依赖材料本身(如卷材≥1。5MPa,涂料≥0。5MPa)
粘结强度 与混凝土/砖砌体≥0。8~1。5MPa(与基层牢固结合) ≥0。3~0。5MPa 与基层粘结力较弱(需专用底涂)
密实性 孔隙率≤15%(细骨料级配优化,连通孔少) 孔隙率>25%(易吸水) 卷材为连续膜,涂料为薄层覆盖
抗裂性 掺膨胀剂补偿收缩(限制裂缝宽度≤0。2mm) 易收缩开裂(裂缝≥0。3mm) 柔性材料可变形(但搭接缝易漏)
耐久性 抗冻融(-15℃~20℃ 循环 25 次无粉化)、耐老化(与构造同寿命) 易碳化、粉化 卷材可能老化开裂,涂料可能脱落
施工简单性 干粉预混,现场加水搅拌(无需复杂配合比) 直接加水搅拌 需裁剪拼接、热熔/冷粘施工
三、常规应用场景
1。 建筑地下工程:地下室底板、侧墙、顶板(抗地下水渗透,与构造混凝土共同形成防水体系);
2。 厨卫间防水:厨房、卫生间地面及墙面(30cm 以上高度,抗生活用水渗透,与瓷砖粘结牢固);
3。 屋面防水:平屋面、坡屋面基层(与卷材复合使用,或作为单层刚性防水层,抗雨水渗透);
4。 水池与水箱:饮用水池、消防水池、污水处理池(抗化学介质(如氯离子)渗透,保证水质);
5。 桥梁与隧道:混凝土桥面、隧道衬砌(抗雨水、地下水及化学腐蚀,延长构造寿命);
6。 修补与加固:旧防水层破损区域的局部修补(如裂缝、孔洞填充),或与柔性防水层复合增强。
四、使用方法:从干粉到防水层的完整流程
(一)施工前准备:基层处理是关键!
1。 基层要求
清扫:用扫帚、钢丝刷或高压水枪清除基层表面的尘埃、油垢、脱模剂、表浆、松散混凝土(如起砂层)、杂物(油垢可用丙酮或洗涤剂擦拭);
干爽度:基层需无明水(但无需完全干爽,适度湿润更利于粘结,如混凝土基层可提前洒水润湿,表面无积水);
平整度:基层的凹凸不平处(如裂缝、蜂窝麻面)需提前修补——裂缝(宽度≤0。3mm)用聚合物砂浆填补;坑洞需用 C20 细石混凝土或快硬水泥找平(厚度≥20mm);
阴阳角处理:屋面女儿墙泛水、管道根部、落水口等阴阳角(转角)需抹成圆弧角(半径≥50mm),或粘贴 100~150mm 宽的胎体增强材料(如无纺布),增强局部抗裂性。
2。 材料与工具
干粉防水砂浆:根据施工面积选择规格(常见 20kg/袋、25kg/袋、40kg/袋),检查保质期(通常 6~12 个月,储存于干爽阴凉处,避免受潮结块);
工具:电动搅拌器(转速 300~500rpm)、抹刀/刮板(用于涂刷)、灰板(用于找平)、量杯(控制加水量)、扫帚/吸尘器(清扫基层)。
(二)材料拌和:严格配合比与匀称搅拌
配合比:干粉:水 = 4:1~5:1(重量比,常见 25kg 干粉 + 5~6。25kg 水,具体以产品使用说明书为准);
操作环节:
① 将干粉倒入洁净容器(避免混入杂质),按比例缓慢加入清水(边加水边搅拌);
② 用电动搅拌器低速搅拌 3~5 分钟至匀称无结块(呈膏状或浆状,手抓成团、落地即散为宜),拌和经过中避免混入空气(可间隔 1 分钟后二次搅拌 1 分钟);
③ 拌和后需静置 2~3 分钟(让填充料充分熟化),再搅拌 1 分钟即可使用;
④ 注意:拌和好的防水砂浆需在 1~2 小时内用完(避免水分蒸发导致稠度增加,影响施工性)。
(三)施工工艺:根据场景选择方法
1。 涂刷法(适用于地下室、厨卫间、屋面基层)
操作:用抹刀将拌和好的防水砂浆匀称涂刷于基层表面,厚度 10~20mm(单层)或分层施工(每层厚度≤10mm,总厚度 20~30mm);
分层要求:若总厚度>10mm,需分 2~3 层涂刷(每层间隔 4~6 小时,待下层初凝后再抹上层),确保层间结合紧密;
重点部位:阴阳角、管道根部等易渗漏区域,先涂刷 1~2 道(厚度≥15mm),再铺贴 100~150mm 宽的胎体增强材料(如无纺布),最后覆盖 1~2 道防水砂浆(确保胎体完全浸透)。
2。 整体防水层(与构造层复合)
地下室/水池:作为构造混凝土的迎水面防水层(直接涂刷于混凝土基层),厚度≥20mm(与构造共同抗渗);
屋面:可作为单层刚性防水层(厚度 15~25mm),或与卷材(如 SBS 卷材)复合使用(卷材在下,防水砂浆在上,形成“刚柔结合”体系)。
(四)养护与成品保护
初期养护:防水砂浆施工完成后,需在初凝后(通常 4~6 小时,表面不粘手)立即进行养护——覆盖湿草帘、塑料薄膜或洒水(保持表面湿润状态),养护时间≥7 天(冬季延长至 14 天);
避免破坏:养护期间禁止踩踏、淋雨或外力冲击(如防水层用于地面,7 天内禁止行人行走);
后续施工:养护完成后,方可进行贴砖(厨卫间)、贴卷材(复合防水)或回填(地下室侧墙)等后续工序。
五、注意事项
1。 配合比严格:加水量偏差>±10% 会导致孔隙率异常(过稀易开裂,过稠难施工),务必按使用说明书比例加水。
2。 基层处理:油垢、尘埃或松散层未清扫会导致粘结失效(空鼓率可能增加 50%以上),务必彻底清扫。
3。 分层施工:总厚度>10mm 时必须分层涂刷(避免一次成型导致内部水分无法蒸发,产生收缩裂缝)。
4。 养护关键:养护不足(如未洒水或覆盖)会导致砂浆失水过快,降低抗渗性与强度(抗渗压力可能下降 30%~50%)。
5。 复合防水:若与卷材复合使用,需先施工防水砂浆(作为基层粘结层),再铺设卷材(确保搭接缝密封),形成多重防护。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