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执行标准
核心用途:专用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造(如桥梁、隧道)的孔道压浆,保护预应力钢绞线免锈蚀,并传递应力至混凝土构造。
二、核心组成成分
功能添加剂:高性能塑化剂、硅钙微膨胀剂、迁移型阻锈剂、纳米级矿物粉(如硅铝钙铁粉)等。
外加剂:减水剂、稳定剂。
三、关键性能优势
力学性能:
耐压强度≥50MPa(28天),部分高性能产品可达75MPa。
抗折强度≥10MPa(28天)。
体积稳固性:
微膨胀性(3小时自由膨胀率0.015%~0.026%),补偿硬化收缩,避免空洞。
零泌水率,防止水分积聚引发锈蚀。
施工性能:
初始流动度1017秒,60分钟内保持1025秒,自密实无需鼓捣。
凝结时间可控(初凝≥5小时,终凝≤24小时)。
耐久性:
不含氯化物/亚硝酸盐,预防钢筋锈蚀。
抗渗、抗冻融,适应严苛环境。
四、常规应用场景
交通基建:
公路/铁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如T梁、箱梁)。
核电站地锚系统灌浆、隧道连续壁头止漏。
市政与工业:
设备基础锚固、螺栓固定及混凝土缺陷修补。
老旧桥梁加固修补(24小时快速运行)。
五、施工技术要点
拌合工艺:
水胶比:严格控制在0.22%~0.33%(超量影响强度)。
搅拌顺序:先加80%~90%水 → 投料慢搅 → 补足余水快搅2分钟。
压浆操作:
压力控制:纵向孔道≤0.6MPa,竖向孔道≤0.4MPa;稳压期≥3~5分钟。
流程要求:优先真空辅助压浆(真空度-0.06~-0.08MPa);从最低点注浆,最高点排气。
环境管控:
浆体及环境温度需在5℃~30℃,否则应采取措施以满足要求。
高温(>35℃)禁止施工,避免额外加水调整流动度。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