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阻锈剂是一种化学添加剂,通过改善钢筋表面的化学环境或形成保护层来延缓或阻挡电化学反应反应,从而通过混凝土或在表面涂刷来延长结构寿命。它的相关介绍:
关键归类
按使用方法
掺加型(DCI):适用于新建工程和修复工程,直接添加到混凝土混合物中。
渗入型(MCI):在混凝土表面喷漆,根据渗透涂膜对钢筋进行保养,多用于现有结构的修复。
按成分
无型号:如亚硝酸钠、钼酸盐等,初期常见但有致癌风险,现在已逐步被取代。
有型号:如苯并三氮唑、胺类化合物等,但单独使用性能较低。
复合:有机和无机成分的结合(如钼酸钠) 苯并三氮唑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适用于复杂的腐蚀环境。
按作用原理
阳极型:在钢筋阳极区产生氧化膜(例如Fe)₂O₃),要达到临界浓度(占水泥质量的2%-5%),否则会加重局部腐蚀。
负极型:在负极区吸附抑制氧还原反应,效率较慢但性能较强。
搅拌型:综合阳极、负极和增效成分,是目前主流的选择。
作用机制
钝化膜加强
阳极阻锈剂(如亚硝酸钠)能促进钢筋表面产生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铁离子溶出。
孔隙液改进
在混凝土孔隙液中减少Cl?⁻浓度,抑制氯离子引起的点蚀。
建立页面屏障
钢筋表面形成有机成膜物质(如脂肪酸胺)的疏水层,隔离O2与水分接触。
标准化和性能参数
国家标准
YB/T 《钢筋阻锈剂使用技术规程》9231-98。
GB/T 31296-2014《混凝土防腐蚀防锈剂》规定的抗压强度比≥凝固时差95%±120分钟内。
关键特性
防锈性能:盐水预浸试验无锈蚀;干湿循环60次无锈蚀。
力学兼容性:耐压强度保持率≥抗渗性能提高到标准组的110%以上,125%。
性别:氯离子含量≤0.06%,防止碱性骨料反应。
常规应用领域
恶劣的自然环境
海洋技术(氯盐腐蚀)、冬季除冰盐环境的盐渍土地区。
独特的结构保护
预应混凝土,地下管道,桥梁支座锚固区。
既有建筑修复
旧桥加固,厂房立杆防腐,选用渗透型MCI减少对原有结构的破坏。
施工及维修要点
掺量操纵
轻度腐蚀环境(例如内陆桥梁):48kg/m³;严重腐蚀(如海港码头):812kg/m³。
工艺标准
禁止与引气型外加剂混合;机械搅拌时间延长至3分钟左右,以确保均匀性。
渗入型开工前需要研磨混凝土表面至粗燥度。≥75μm。
养护管理
初凝后保湿保养≥冬季施工需要14天保温防寒。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