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用液体卷材防水涂料的标准用法
一 适用范围与施工条件
适用部位:屋面、天沟、露台、彩钢瓦等外露或长期潮湿区域,成膜后为无缝高弹涂膜,适合复杂节点密封。
施工方式:可滚涂、刷涂、刮涂、喷涂;环境温度建议≥+5℃,雨雪、大风天气禁止施工,基层应坚实、平整、洁净。
外露要求:屋面等外露部位优先选择外露型/耐候型产品,并按要求设置保护层(如水泥砂浆或耐候面涂)。
二 基层处理与细部节点
基层清扫:清除浮灰、油垢、松散层,修补蜂窝、麻面、孔洞;基层过干时可适度湿润但不得有明水。
节点先行:阴阳角、管根/地漏/女儿墙泛水、裂缝等先做附加层,必要时夹铺胎体增强材料(如聚酯无纺布),先在节点增铺无纺布再增涂,形成“空铺+涂膜”的复合构造。
底涂(可选):基层吸水性强或较干爽时,薄涂基层处理剂/底涂以封闭毛孔、提高粘结,干后尽快进行大面施工。
三 标准施工环节与厚度控制
大面涂布:宜分2–4遍涂刮/滚涂,“薄涂多遍、十字交叉”。常见做法为:第1遍可兑水约10%(以产品说明为准)打底,后续纯料多遍涂刷;每遍间隔以表干不粘为准,常见间隔约5–8小时(低温/高湿相应延长)。
厚度与遍数:屋面及室外平面建议总厚度≥2 mm;常见方案为一布四涂或四遍成膜,在阴阳角、管根、落水口等处先行加铺胎体增强。
胎体增强:铺设胎体时应边涂边铺,使其完全浸透并与涂膜牢固粘结;大面积按“先难后易、先细部后大面”的顺序施工。
四 用量参考与收尾保护
参考用量:单遍参考用量约0.8–1.0 kg/㎡;目标总厚度2 mm时,总用量多取≈2.5 kg/㎡(随基面毛糙度、遍数与是否铺胎体而变)。
保护层与成品保护:外露屋面按产品说明增设保护层(如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或耐候面涂),避免紫外线长期直射导致老化;施工完成后注意防踩踏、防污染。
五 验收、养护与常见问题
养护与验收:按产品说明进行养护,常见要求≥7 d再进行后续使用或饰面;完工后进行淋水或闭水试验,屋面建议持续24–48 h检查无渗漏再交付。
常见问题与规避:
起鼓/针孔:多因基层有明水/潮气或一次涂布过厚;应薄涂多遍、基层充分干爽后再施工。
开裂/脱落:基层疏松、开裂或配合比/搅拌不当;应修补基层、严格计量与搅拌。
粘结不良:基层强度不足/污染或底涂缺失;应清扫修补并配套底涂。
施工窗口:严格控制在≥+5℃、通风优异条件下施工,避免雨雪与大风环境。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