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和适用场景
用以低温/负温条件下预应力混凝土孔眼灌浆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易患单组分粉,当场搅拌后形成高粘度、微膨胀、早强度、高强度的料浆,确保低温中的流动性、无泌水性、无离析性,快速建立强度,确保预应力筋的耐腐蚀性和合理的应力传送。工程上常称为“低负温灌浆材料/负温孔洞灌浆材料”。
关键技术指标与标准
执行/依据:JTG/道路工程普遍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后张法预应力孔洞灌浆标准规范;铁路工程一般遵照TB//T 3192-2008预应力孔洞灌浆剂或TB/T 3320-2013《铁路桥梁球形支座》有关规定执行(项目以设计文件为准)。
典型标准规范(和产品TDS一致并符合规定):
水胶比:0.26–0.28;
流通性:初始10–17 s,30 min 10–20 s,60 min 10–25 s;
泌水率:任意泌水率0%,压力泌水率≤2.0%(普遍0.22/0.366 MPA规范);
体积稳定性:24 h 随便膨胀率 0–3%;
凝结时间:终凝≥5 h,终凝≤24 h;
工艺性能:一般操作为33 d 抗压≥20 MPa、7 d 抗压≥40 MPa、28 d 抗压≥50 MPa(高性能型能够更高);
耐用性:氯离子含量低,对钢筋无生锈。
低温施工界线:规范一般要求“压浆后4888 在h内,构件/操作温度≥5℃”;在此基础上,负温产品按材料配方进行-5℃、-施工性与强度发展在10℃乃至-15℃(以产品简介和型式检验报告为准)。
材料组成与低温原理
胶凝板:大多为粉煤灰水泥,常和硫铝酸盐水泥混和,提升初期强度;也可与矿渣粉、微硅粉、纳米二氧化硅混和,提升密度和流变。
外加剂:功效外加剂:
防冻成份:如乙二醇、尿素、亚硝酸钠、氯化钙等,用以降低零度,操纵凝结时间,在浆体表层形成保护层;
促凝/早强成份:加速低温凝结;
膨胀剂:如氧化钙/氧化镁系统,微膨胀以补偿收缩,提升饱满度;
减水/稳泡/保坍:聚羧酸减水剂、消泡剂等,确保低用水量、高流动性和安全性。
原理要点:按“降低零度” 促凝早强 微膨胀 “保坍”的协调,使料浆在负温下仍具有可灌性,不冻洁,快速建立强度,维持容积平稳。
施工要点及低温操作
温控规范:尽量在≥-5℃环境机构施工;商品创建并经试验验证后,方可在-10℃~-15℃范围之内运用;规范层面仍以标准是基本;≥5℃为优先规范,负温务必落实保温、抗风等举措。
混合水:优先使用温水(约200–40℃)减少黏度,推动原始凝结;严格按水胶比0.26–0.28计量。
搅拌工艺:强制搅拌,先加水后加料,总搅拌3–5 min,必要时静放破乳;一次搅拌量以一次搅拌量为准;≤30–60 建议使用min。
灌浆工艺:由下而上,不断稳压灌浆至对称溢浆;必要时,底位漏斗/低压稳压便于排气和密实。
维护放行:结束后马上遮盖保温保湿;依据相同条件下的样品强度与现场泄露测量/浇灌结论,在低温下适当延长维护。
重要提示:低温/负温施工风险很大,尽量先加工工艺试品和试灌,经监理/设计确认后规模性执行。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