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和适用场景
以水性环氧树脂为载体,锌粉为防锈颜料,考虑阴极保护和屏蔽双重防腐原理,低VOC、以水为稀释剂,适用钢材的长效防腐底涂。典型特性包含:无溶剂挥发,对施工队伍和污染环境小;焊接性能高;有些配方长期耐热,可达400℃左右(以产品TDS为准);HG/HG/国家标准/HG/国家标准/HG/国家标准/T 3668-2009 富锌底漆、金属锌含量(以不挥发物计)的一般要求是≥高性能产品可达70%≥80%。与桥梁、钢结构、建筑、管路、集装箱、石化设备等室内外情景适配。
关键技术指标及施工参数
典型参数类型(以产品TDS为准):
固态份/容积固态:品质固含量约70–81%,容积固态份≥70%;
干膜厚度:每道50–80 μm;理论涂布率约0.25 kg/㎡·50 μm(随粗糙度和施工工艺的转变);
凝固/实干:约25–45 min/16–36 h @25–35℃;
适用期:约1.5–6 h(随系统及温度的改变);
稀释:只使用双蒸水/冷水,加水量0–10%;
施工方式:喷涂/滚漆/上漆;工作温度5;–40℃、板才温度高过漏过≥3℃。
配置案例:品质比例在市场中很常见 A:B=3:1(原料:锌粉)或28):12等,尽量以包装标识为准。
锌含量:一般行业≥部分产品可达70%≥80%。
与参数(案例)进行对比:
项目 典型范围 某案例
固态份 质量固含70–81%;容量固态≥70% 容量固态≥70%;质量固含81%
DFT/道 50–80 μm 50–80 μm
凝固/实干 25–45 min / 16–36 h @25–35℃ 25 min / 16 h @35℃;30 min / 24 h @25℃
适用期 1.5–6 h ≤6 h
稀释 0–10% 水 0–10% 水
锌含量 ≥70%(一般),≥80%(高锌) ≥80%(不挥发物中金属锌)
混合比 3:1 或 28:12 3:1
以上数据用以把握选型和工艺窗口,以所买产品的技术数据表为准。
表层处理及配套系统
板才解决方法:喷砂至Sa2.5(ISO 8501-1)外型粗糙度为300–70 μm;若采用动力工具,最少ST3。处理后最好在4小时内完成第一次喷漆,避免返锈。
喷漆间隔:目标干膜厚度可单通道或多路完成;基本单通道50–80 μm,固层间距随气温变化(如25℃上下24℃) h、35℃约16 h、15℃约36 h);施工时长期保持通风,避免水蒸汽凝结。
后道配套及忌讳:常和水性环氧云铁中间漆、水性聚氨酯/亚克力/氟碳面漆配套,产生“底-中-面”系统,提升屏蔽性与耐老化;不推荐立即与醇酸涂料配套(锌粉可能和酸反应造成粘合力差)。如果需要与阴极保护系统共用,应审校保护电位,避免过多维护(如不如-1.05) V vs Cu/CuSO4更负)。
施工要点与施工环境:温度5–40℃、空气湿度≤80%(推荐≤85%)、板才温度高过漏过≥3℃;雨雪、风、强对流不宜户外施工。
加水与拌和:仅用双蒸水/冷水,总量≤10%;施工前与施工中逐渐拌和;配漆后尽早应用,避免胶化超出适用期。
重要疑难问题:
严禁触碰油性物质;全部施工过程长期保持通风;
防爆和个体防护(面罩/护目镜/手套/防护衣)用于施工/凝固环节中,远离火源和火苗;
凝固时,水性环氧富锌会与水反应释放H2,密闭空间务必强制通风并禁火;
假如后道喷漆前发生锌盐(泛白霜),需在擦抹前清理级喷砂或机械除锈,以确保固层粘合力。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