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快速采用
以下是常见三类系统的可执行配制和要点(质量比),便于直接应用于现场;实际使用产品技术数据表(TDS)以设计为准。
系统中典型的灰砂比每次厚度和次数都要注意水灰比防水剂掺量。
一般防水涂料(粉状防水剂/防水粉)灰砂比1:2~1:2.5;水灰比0.40~0.50 按水泥质量的3%计算~有些商品按水泥质量的0.4%(也有商品~每次55%的设计)~10 mm,分2~3次抹压存活适用于刚性防水层,如地下室、水池、橱柜卫间等。
有机硅防水涂料(液态疏水剂)灰砂比1:2.5~1:3;水灰比≤0.50 按水泥质量的1%计算~5% 二次法:底层1 mm素浆面层10 Mm砂浆,或“多次分析”兼顾憎水和抗渗性,适用于露出或湿冷基面。
无机铝酸盐防水涂料(液体速凝型)素浆:水泥:混合液=1:0.6;底砂浆:水泥:砂:混合液=1:2:0.55;表面砂浆:水泥:砂:混合液=1:2.5:0.6 换算成水泥质量的5%左右~素浆浆9%(根据产品介绍)→底层→表层,持续施工早强、快凝,适用于维修和漏水处理。
注:表中“水灰比”为水和水泥质量比;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防水剂掺量”,则以水泥质量为基础;灰砂比与水灰比需要与产品介绍相匹配,禁止随意添加水或添加剂。
第二,制备和施工要点
基层处理:去除松散的蜂窝,清除浮灰和油渍;基层应坚固、干净、潮湿,无明水;阴阳角应做圆弧角(阳角约10。 mm、阴角约50 mm)。
搅拌工艺:先将防水剂与搅拌水(或与水一起)充分溶解/分散,再与搅拌均匀的水泥、砂混合;机械搅拌2~3 min至匀称无结块;混合物2~3 h内用完,禁止二次加水。
生存与养护:分层抹压,夯实收光;常温下24 h后洒水养护,7~14 d为宜;外露面可做涂层或覆盖保护,防止初期缺水开裂。
关键控制和常见错误
含水量和开放时间:基层太湿容易鼓包,太干容易开裂;混合水和防水剂的用量必须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控制,不要随便给“好施工”加水。
厚度和次数:单次过厚容易收缩开裂;宜层析多次,总厚度根据设计和漏水风险确定。
节点提升:阴阳角、管根、地漏、沉降缝等先刷素浆再铺网格布/玻纤布提升,再做大面,收边工整。
保养和年龄:达不到年龄或保养不足,抗渗性和强度明显下降;按7~14 d保湿保养执行。
材料兼容性:不同厂家、不同种类的防水剂(有机硅、无机铝盐、氟化物等。)不能混合;与其他添加剂混合前,必须进行相溶性和试混合。
常见情景参照做法
地下室/水池刚性防水层:可采用1:混合砂浆,水灰比0.40~0.50,混合水泥质量3%~5%防水剂;或者使用“素浆→底层→“面层”两次法(如底层1) mm素浆面层10 mm砂浆),分层夯实收光,结束后按设计进行灌水试验。
卫生间和厨房:灰砂比1:2.5~1:3,水灰比≤0.50,掺1%~有机硅防水剂5%;两次施工,总厚度10~20 mm,首先要改善阴阳角和管根的位置。
漏水维修/快速防水:无机铝酸盐优先,水泥质量5%~9%混合;素浆→底层→表面连续施工,必要时配合堵漏材料先防水后成膜。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