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油渗混凝土相关规范清单与适用范围
GB 50037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提出对有防油渗要求的地面,应采用防油渗混凝土或防油渗涂料铺设,并可根据需要设置防油渗隔离层,用于如拆解、机修、油料储存等油污环境的设计选型与构造要求。
GB 5020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防油渗面层属于“整体面层”范畴,明确施工与验收的通用条款(如基层强度、结合牢固、分区段浇筑、养护等),并给出抗压强度≥C20(通用水泥混凝土面层)等条款;工程中常据设计提高至C30及以上。
JG/T 337-2011 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当与防油渗混凝土配套使用或作为替代/增强措施时,渗透型涂料(如硅烷/硅氧烷系)的产品性能与检验方法可按本标准执行,用于提升表层耐油、耐磨与抗渗能力。
关键指标与构造做法(设计/验收常用值)
强度等级:防油渗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0。
厚度:宜为60–70 mm。
钢筋:面层内配置φ4@150–200 mm双向钢筋网,置于上部,保护层厚度约20 mm,并在分区段处断开。
抗油渗性能:可用10号机油为介质进行不透油试验,试块不出现渗油的最大不透油压力应达到≥1。5 MPa(按产品/设计规定的试验方法执行)。
隔离层与构造:当设计需要时设置防油渗隔离层;与墙、柱连接处的构造应符合设计,分区段缝、变形缝等应与结构缝位置一致并做好密封处理。
表面与排水:面层应密实、无裂纹/脱皮/起砂,坡度正确、不得倒泛水和积水。
施工与验收要点(流程控制与检查方法)
基层条件:水泥类基层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 MPa,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且无积水;大面积水泥类面层应设置分格缝。
浇筑与养护:防油渗混凝土面层宜按厂房柱网分区段浇筑;完成后养护时间不少于7 d;抗压强度达到5 MPa后方可上人,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质量检查: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面层表面应洁净、无缺陷;坡度与排水应符合设计;必要时按规定的蓄水/泼水方法检查渗漏与排水状况(通用地面验收方法)。
典型应用场景与合规提示
典型场景包括工业厂房楼层地面、机修/机加工车间、油罐/油池/油槽构筑物等对防油渗、耐磨有高要求的场所;拆解类项目对拆解场地与贮存场地地面通常要求硬化并防渗漏,工程中常采用防油渗混凝土或涂料以满足防油渗地面要求。
合规提示:具体指标(如厚度、钢筋、强度等级、不透油压力)应以设计文件与合同约定为准;进场材料与工序应符合GB 50209的验收条款,必要时补充见证取样与现场试验(如不透油试验)。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