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灌浆料标准规范
风电灌浆料是风电场中风电机组基础、塔筒与基础连接等关键部位的核心加固材料,需满足高强、早强、无收缩、耐候性等特殊要求,其生产与应用需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涵盖设计、施工、验收等全流程。
一、核心标准规范
风电灌浆料的生产、施工及验收需符合以下关键标准:
1。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2015):是我国水泥基灌浆材料领域的核心标准,明确了风电灌浆料的分类、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施工要求及验收规则,是风电灌浆料工程应用的法定依据。
2。 《陆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设计规范》(NB/T 10311):规定了陆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基础灌浆设计的具体要求(如灌浆层厚度、强度等级匹配),是陆上风电灌浆料设计的重要依据。
3。 《海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设计规范》(NB/T 10105):针对海上风电场的腐蚀环境(如海水、盐雾),规定了海上风电灌浆料的抗腐蚀、抗风浪等特殊性能要求,是海上风电灌浆料设计的核心标准。
4。 《风电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CEC××××-202×,征求意见稿):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专门针对风电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浆材料(如UHPC),明确了其流动度、抗压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及施工工艺,适用于陆上/海上风电场的超高性能灌浆工程。
二、关键技术性能指标
风电灌浆料的性能需满足以下关键指标,以确保其在风电场环境中的长期可靠性:
力学性能:早期强度要求高,1d抗压强度≥20~40MPa(满足快速承载需求);最终抗压强度≥80~130MPa(适应风电机组的大型荷载);竖向膨胀率≥0。1%(补偿水泥水化收缩,防止开裂)。
工作性能:流动度≥290mm(30min保留值≥260mm),确保能填充风电机组基础与塔筒之间的细微缝隙;无泌水、不离析,保证灌浆层的密实性。
耐久性能:抗冻等级≥F150(适应北方寒冷地区的冻融循环);抗氯离子渗透性≤1×10⁻¹²m²/s(防止海水、盐雾中的氯离子侵入,避免钢筋锈蚀);耐油渗性(在油污环境中强度无衰减,适用于油罐基础等场景)。
特殊性能:微膨胀(24h与3h膨胀值之差≥0。02%),确保灌浆层与基础、塔筒紧密结合;对钢筋无锈蚀(符合GB/T 50448-2015的要求,避免钢筋腐蚀导致结构失效)。
三、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风电灌浆料的施工需严格控制以下环节,确保材料性能充分发挥:
基面处理:基础表面需清理干净(去除浮灰、油污、松散颗粒),并修补裂缝(用环氧胶泥或专用修补剂)与孔洞;基础表面需湿润(无明水),提高灌浆料与基础的粘结力。
材料配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比例混合水泥、骨料、外加剂(如减水剂、膨胀剂),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均匀(无结块、无气泡);控制水料比(如1:1。0~1:1。5,根据产品要求调整),避免过稀(流淌)或过干(无法压实)。
灌浆施工:采用自重法或高位漏斗法灌浆,从一侧连续灌注(避免中断),直至另一侧溢出;灌浆过程中需人工除气(用细钢筋或排气器),确保灌浆层密实;施工缝需做成斜面(与水平面成45°),后续施工时清理斜面并涂刷灌浆料底漆,避免出现冷缝。
养护要求:灌浆完成后,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保持湿润;养护温度控制在5~35℃(冬季需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棉被;夏季需避免暴晒),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期间禁止踩踏或堆放重物。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