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型桥面防水粘结材料一般由A组成、B组成,通过混合两种成分进行反应固化,在桥面上产生防水粘结层。其用法:
施工前准备
1. 材料准备
检查反应型桥面防水粘结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确保材料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材料应在保质期内,且为A。、B成分配套齐全。
根据桥面面积和设计用量,准确计算所需材料总数,确保材料供应充足,防止施工过程中材料短缺。
2. 准备工具和设备
为A准备强制搅拌机,、混合搅拌成分B,确保搅拌均匀。搅拌机的搅拌叶片应完好无损,能够正常工作。
配备喷涂设备,如高压无气喷涂机,保证喷涂压力稳定,喷涂均匀。使用喷涂机前,需要进行调试,检查喷枪的雾化效果、出料量等数据是否正常。
用于处理桥面边缘、阴阳角等不易喷涂的位置,准备刷子、滚筒等辅助工具。
准备计量器具,如电子秤,精确测量A、B成分的用量,确保按规定比例混合。
3. 桥面基层处理
清理杂物:选择扫帚、吹风机等工具,清除桥面上的灰尘、土壤、砂石、油污等杂物,确保桥面基层干净整洁。对于油污严重的部位,可以用专用的油污清洗剂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修复缺陷:检查桥面基层是否存在缝隙、坑洼、疏松等缺陷。如果缝隙总宽度小于0.2毫米,可以用密封剂封闭;如果缝隙总宽度大于0.2毫米,应先将缝隙挖掘成“V"形槽,深度约10 - 15毫米,然后加入修补砂浆并夯实。除去凹坑和疏松部位,用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修复疏松部位,使桥面基层表面光滑牢固。
抛光处理:对于桥面基层表面过于光滑的位置,可以使用抛光机进行适当的抛光,提高基层表面的粗糙度,提高防水粘结材料与基层的粘结性。抛光后,及时处理抛光产生的灰尘。
干燥处理:保证桥面基层干燥易怒,含水量一般控制在10%以下。含水量检测仪可用于检测。如果含水量过高,应采取通风、干燥等措施减少含水量。
材料混和
1. 确定合作比例:严格按照产品手册给定的A、配料比例为调料。不同类型的反应型桥面防水粘结材料的配合比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必须准确测量,以确保材料的特性。
2. 搅拌操作:先将A成分倒入干净的搅拌桶中,然后按比例慢慢加入B成分。用强制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300。 - 每分钟500转,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A。、B成分搅拌均匀,颜色一致。搅拌过程中,注意材料的情况。如果发现结块、沉积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施工操作
1. 试验段施工:在大面积开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桥面进行试验段施工,长度一般为5。 - 10米。施工技术参数,如喷漆压力、喷枪与桥面的距离、行走速度等。,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同时检测防水粘结材料与桥面底层的粘结效果、凝固时间等性能参数。根据试验段的施工结果,调整优化施工技术,确保大规模施工质量。
2. 喷漆施工
设备调试:将混合防水粘结材料倒入高压无气喷雾器的桶中,启动喷雾器,调节喷漆压力,一般控制在15。 - 20MPa。将喷枪与桥面的距离调整到30MPa。 - 大约50厘米,确保涂装均匀。
喷漆操作:喷枪应垂直于桥面基层表面,按一定顺序喷漆,如从桥的一端到另一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防止漏喷或重复喷涂。喷漆速度应均匀,行走速度一般控制在3。 - 5m/min。每次喷涂的厚度应控制在0.3 - 0.5mm,喷漆次数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为2。 - 三次。两次喷漆之间的间隔应根据产品手册和现场施工环境确定,一般为1。 - 第一次镀层干固但未完全固化为宜2小时。
边缘处理:桥面边缘、阴阳角、伸缩缝等。喷枪很难均匀喷漆,所以应该用刷子或滚筒手动喷漆,以确保这部分的防水粘结材料均匀涂抹,厚度一致,无漏涂。
3. 质量检测
外观检查: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防水粘结层的外观质量,表面应光滑均匀,无流挂、气泡、脱皮、脱落等缺点。如果发现任何缺陷,应及时修复或重新喷漆。
厚度测试:每次喷漆后,用湿膜厚度测试仪检查防水粘接层的厚度,确保每次厚度都符合要求。所有涂装完成后,用干膜厚度测试仪进行测试。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每100米²至少检查3个点,每个点5个点。
维修和保护完成后
1. 保养:防水粘结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自然保养,保养时间一般不少于24小时。保养期间,保持工作温度在5℃以上,防止防水粘结层受冷。同时,要避免雨水冲刷、太阳暴晒和人为破坏。
2. 保护:在防水粘结层上进行后续施工。比如铺设沥青混凝土表面时,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施工设备和材料对防水粘结层造成损坏。隔离材料,如塑料薄膜、土工布等。可以铺设在防水粘结层表面。在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车辆和摊铺机直接压制防水粘结层,并在摊铺机的履带下铺设垫块。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