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20轻集料混凝土应以水泥、轻骨料(如陶粒、膨胀珍珠岩、再生骨料等)为原料。)通过优化配合比制成的高密度轻质混凝土,其主要特点之一是干表观密度(密度)明显低于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干表观密度约2350-2450kg/m³),主要用于承重结构、预应力构件或对强度有一定要求的非承重部件(如地板垫层、屋顶找坡、墙面添加等)。
LC20轻集料混凝土密度定义
密度(又称干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包括石材、水泥、水和内部孔隙)在自然状态下的轻集料混凝土质量,是检验其“轻质化”水平的关键指标。根据《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轻集料混凝土的密度等级必须与强度等级相匹配,LC20对应的密度限制一般为≤1900kg/m³(有些标准比较严格,比如≤1850kg/m³)。
LC20轻集料混凝土常规密度范畴
由于石料种类、配合比设计(如轻骨料掺量、水胶比等),LC20轻集料混凝土的密度差异较大,基本范围为1400-1900kg/m³。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两类:
1. 结构型(常见):
用于承重构件(如梁、柱、预应力板)或对强度要求较高的位置(例如屋顶找坡需要承重),密度一般为1600-1900kg/m³。例如,选择页岩陶粒(表观密度600-900kg//kg/m³)、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配合比为水泥:陶粒:砂:水=1:1.5:1.8:在0.5(重量比)中,密度约为1700-1850kg/m³。
2. 结构保温型(罕见):
如果要同时具有保温效果(例如墙面添加、地暖垫层),密度会略有下降,一般为1400-1600kg/m³,但是仍然符合LC20的强度要求(≥20MPa)。
危害LC20密度的重要因素
1. 轻骨料种类:
轻骨密度越小,密度越低。例如,聚氨酯颗粒(密度)≈0.03-0.05g/cm³)混凝土的容重可以低至1200-1400kg/m³;页岩陶粒(密度)≈0.6-0.9g/cm³)制成的混凝土容重约为1500-1700kg/m³;粉煤灰陶粒(密度)≈0.7-1.0g/cm³)混凝土的容重约为1600-1800kg/m³。
2. 轻骨料掺量:
混凝土中轻骨料的体积比例越大,密度越小。一般来说,轻骨料的体积比为40%-70%,比例越大,密度越接近轻骨料的密度。
3. 配合比设计:
胶水比率:胶水比率越低(例如0.4-0.5),混凝土孔隙率越高,密度越小;
砂率:砂率越高(例如28%-36%),密度略有上升(砂的密度超过轻骨料)。
密度和性能之间的平衡
LC20轻集料混凝土密度低,可以减轻建筑荷载(例如,屋顶找坡可以减轻20%-35%的结构重量)、提高保温效果(传热系数)≤0.22W/(m·K),它具有水泥混凝土的1/12-1/8等优点,但需要同时具有强度要求(抗拉强度≥20MPa)。如果密度过低(例如密度)<1400kg/m³),通过优化配合比(如增加水泥用量、调节水胶比、添加外加剂),可能导致轻骨料上调、强度不达标等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