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选用合乎GB/GB/T 50487-2017年高密度混凝土标准环氧树脂修补砂浆(双组分,A组分为环氧树脂,B组分为固化剂,C组分为石料),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确保无期满、湿冷或长霉。
2. 工具准备:电动搅拌器、搅拌桶、抹刀、刮板、高压泵、喷砂机、钢刷、烘箱(用以干躁潮湿基面)、温湿度计(检验施工环境)。
3. 人员准备:施工人员需执证上岗,把握环氧砂浆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掌握桥梁结构特性。
4. 环境检查:施工工作温度应是5-35℃,空气湿度应是5-35℃≤80%;避免雨天、雪天或狂风在雨天、雪天或狂风(≥5级)在施工环境下,如遇紧急状况,应采取预防措施(如遮盖防雨布、加温设备加温)。
二、基面处理(关键步骤)
基面解决方案直接关系环氧砂浆与原结构的粘结效果,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步骤:
1. 清除疏松物:用钢刷或喷砂机清除修补区疏松的混凝土、浮浆、油迹和残余物,保证混凝土骨料(无疏松颗粒)暴露于基面上。
2. 凿毛处理:针对损害较深的地区(如蜂窝、表面、漏筋),用切割机清除不够位置,随后拆换喷砂机或风镐凿毛。凿毛深度控制在1-3mm(露出石料1/3-1/2),提升基面粗糙度,提升粘合力。
3. 裂缝处理:总宽≥0.3mm空隙,首先沿裂缝凿“V形槽(槽宽40mmm)、深30mm),清除槽体内的污渍并干躁;拆换环氧基液(环氧树脂:固化剂=100mm):15)擦拭槽壁,随后用环氧砂浆填补压实(薄厚薄)≥20mm)。
4. 清理干躁:应用高压泵(压力水泵(压力水泵)≥0.3MPa)清理基面,消除残余尘土;假如基面潮湿,应用烘箱(温度)≤60℃)干燥或自然干燥,确保基面含水量≤5%(可用湿度计查验)。
5. 涂刷面漆:基面干后,涂刷环氧底漆(环氧树脂:固化剂=100:10),厚度约0.5mm,薄而匀称,无流挂,无漏涂,改进基面与环氧砂浆的粘接。
三、环氧砂浆配备
1. 材料配置:严格遵守产品手册的比例混合(一般A组分:B组分:C组分=3:1:(8-10)≤±2%;假如是当场拌和,需要先将A混和、B组分混合后,倒进搅拌桶,再放入C组分(石料),用电动搅拌机拌匀(搅拌时间)≥3分钟),直至没有偏色,没有结块。
2. 疑难问题:
严禁擅自调节材料配置(如提升固化剂用量,降低初凝),否则会导致砂浆性能下降(如强度不足、易开裂);
搅拌好的砂浆必须在2小时内应用(随拌随用),超时会逐渐凝固,无法使用;
若砂浆过稠,可加入少量洁净水(≤砂浆净重5%)混和,但是确保加水后不影响最后强度。
四、砂浆擦拭
1. 擦拭机遇:面漆干躁(表面不流动,指触拉丝破裂10mm)后,可擦拭环氧砂浆(一般需要20-60分钟)。
2. 擦拭方式:用抹刀将砂浆均匀涂抹在基面上,厚度控制在10mm(误差)≤1mm);大规模修补必须2次擦拭(第一次擦拭薄厚约5mm,初凝后再涂抹剩下薄厚),避免砂浆内部水份因一次性擦拭太厚而无法排出,危及凝固效果。
3. 压实收光:擦拭时要边擦边压实(用抹刀持续刮),确保砂浆与基面充足粘接;砂浆表面流汗(表面无明水,手感光洁)后,用刮刀收光,使表面光洁致密,无明显的搭接印痕、跌落或裂痕。
五、维护与保护
1. 基本维护:擦拭后马上遮盖塑料膜(或湿麻袋),防止砂浆表面水份迅速蒸发导致干缝隙;维护期(7日内)严禁踩踏、撞击或降水。
2. 温控:当施工工作温度低于5℃时,应遮盖保温棉(或加温设备)进行加热,以确保温度≥5℃;30℃以上时,要采取挡光策略(如遮住防晒布),避免砂浆因温度太高、凝固太快,伤害强度发展。
3. 文明施工:维修期内,修补区域不得堆积起吊或后面施工(如浇灌混凝土、拼装构件),砂浆自然干燥(28天)后即可正常启动。
六、质量控制与验收
1. 外观检验:修复后的环氧砂浆表面应光洁、致密,无蜂窝、表面、缝隙、汽泡等问题;和原结构连接稳定,无明显接缝。
2. 厚度查验:用测厚仪查验修补层厚度,保证符合设计要求(误差)≤1mm)。
3. 强度查验:采用回弹法或钻芯取样法检测环氧砂浆的抗压强度,强度要求≥设计要点(一般≥50MPa)。
4. 粘接强度检测:依据拉拔试验,检测环氧砂浆和原混凝土粘接强度,粘接强度规定≥1.5MPa(符合GB 50367-2013年《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