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混凝土浇筑工艺比较特别,浇筑工艺技术要点详尽:
施工准备材料准备:水泥:采用高强度粉煤灰水泥水泥(P·O 42.5或更高。
石料:细骨料采用中砂(粒度)≤5mm),粗骨料选用5-10mm碎石。
纺织材料:一般采用PVA(聚乙烯醇)纤维或钢纤维,掺量一般为1.5%-2.5%。
外加剂:减水剂、膨胀剂等,具有优良的特点。
配合比设计: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实验确立,一般水胶比维持在0.25-0.35,纤维掺量依据设计要点作出调整。
施工机具准备:
搅拌机械:强制搅拌机(避免纤维结团)。
浇筑设备:泵车或人工浇筑工具。
维修设备:喷雾检修装置或覆盖材料(如土工布)。
混凝土搅拌干拌法:先把水泥、石料、纤维干拌1-2分钟,确保纤维均匀分散。
湿拌和法:加入水和外加剂,再拌和3-5分钟,不要过分拌和导致纤维破裂。
运输与浇制运送:挑选搅拌器运送,时间不宜过长(≤60分钟),防止塌落度损害。
浇制:挑选分层浇筑,每层厚度≤300mm。
高频振动棒用于震动,避免纤维因过振而向下移动。
随意高度不能超过1.5m。当乱倒高度超出1.5m时,需要添加串筒、斜槽、滑管等辅助工具。
浇筑时要确保纤维分布均匀度和持续性,浇筑环节中不可加水。
保养策略前期保养:浇筑后马上遮盖塑料膜或湿麻纱,防止水分消耗。
规范维护:保持湿润7天,温度控制在20天±2℃。
维护成本:直接用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水泥制备的高延性混凝土湿保养时间不少于7d;选用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复合水泥制备的高延性混泥土湿保养时间不少于14d。
质量控制强度检测:每100mm强度检测:³混泥土最少保存3组试品,分别检测3d、7d和28d强度。
外观检验:重要观查纤维露出、蜂窝麻面等问题,裂缝宽度超出0.1mm应专业处理。
施工记录:务必详细描述,包含各环节的时间段、环境参数、作业人员等。
疑难问题环境控制:施工温度应控制在5℃-35℃,超限时要采用降温或保温措施。
厚度控制:加固层薄厚应是10-25mm,过厚容易收缩开裂。
纤维分散:纤维干躁无结块,混和时加,确保均匀分散。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