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注射植筋胶是一种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分,配合固化剂、填料和添加剂制成的双组分结构胶,专门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植筋”工艺(即钢筋或螺栓通过胶粘剂锚固在混凝土、石材、砖砌体等基材的预设孔中,形成整个受力)。其“注射”设计使其施工简单,可填充孔洞,保证粘结强度,是结构加固、改扩建工程中的关键材料。以下说明了核心特点、适用场景、性能优势和施工要点:
第一,核心构成和形态
双组分结构:由A组分(环氧树脂基体、填料、添加剂)和B组分(固化剂、促进剂)组成,两者应按比例混合后进行化学反应固化。
注射包装:一般采用专用注射器或胶筒包装,通过静态混合器将A、注射过程中B组分自动混合,无需人工调配,减少了配比误差。
物理状态:混合后呈糊状或流态(根据型号调整),可充分渗透钢筋表面和孔内壁,固化后形成高强度、高韧性的粘结体。
第二,关键性能优势
1. 粘结强度超高
与钢筋的粘结强度远远高于混凝土基材本身的抗拉强度(一般)≥11MPa),受拉时可以保证钢筋与基材的协同受力,不会因胶层破坏而导致锚固失效。
混凝土的粘结强度≥3.6MPa(C30混凝土基材)能够牢固地锚定在孔内,满足结构受力要求。
2. 优异的机械性能
抗压强度固化后≥抗剪强度80MPa≥25MPa,可以承受长期静载和短期动载(例如地震、振动)。
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吸收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避免脆性断裂。
3. 耐久性强
耐酸碱、耐水、耐老化,在潮湿、地下、室外等环境下性能稳定,使用寿命与建筑主体结构基本一致。
具有良好的抗温变性能,能在-50℃~80℃范围内保持力学性能,适应不同气候区域。
4. 施工简单
注射设计直接将胶液注入孔中,无需人工搅拌,减少现场污染和操作误差。
固化速度可控(常温下24小时可达设计强度的80%,7天完全固化),缩短工期。
主要适用于场景
结构性加固工程:例如框架梁柱增大截面加固,墙体拉结筋锚固,地板新增荷载时钢筋植入。
建筑物改扩建:新旧结构连接(例如新增墙体与原混凝土柱拉结)、扩大门窗洞口后的钢筋加固。
设备安装固定:大型设备地脚螺栓、幕墙龙骨预埋件锚固,确保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
灾害后修复:地震、火灾后受损结构的钢筋重新锚固,恢复结构整体性。
特殊基材锚固:除混凝土外,还可用于石材、砖砌体、钢结构等基材的植筋(应根据基材特性选择相应型号)。
第四,施工的关键步骤
1. 孔洞制备
用冲击钻或水钻钻孔,根据钢筋直径确定孔径(通常比钢筋直径大4~8mm),孔深按设计锚固长度(一般)≥钢筋直径10倍)。
钻孔后用高压气泵吹扫孔洞,去除灰尘;如果孔洞潮湿,需要用热风枪(无明水)烘干,以免影响胶水粘结。
2. 钢筋处理
清除钢筋表面的铁锈、油污,用砂纸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增强与胶水的附着力。
3. 注射胶液
将植筋胶注射器放入专用胶枪中,将静态混合器连接到前端,通过混合器将胶枪充分混合(前3~5厘米胶需要丢弃,以保证混合均匀)。
慢慢地从孔底注射胶液,直到胶液填充到孔深的2/3左右,避免注入空气。
4. 植入钢筋
将处理好的钢筋旋转插入孔中,保证胶液从钢筋与孔壁之间的间隙溢出(表示孔已经填满),调整钢筋位置至设计要求。
5. 固化养护
在固化过程中,避免钢筋受力或扰动,禁止在常温(25℃)下24小时内加载,7天后再进行后续施工。
低温环境(<10℃)需要延长固化时间,可以采取保温措施加速固化。
第五,注意事项
施工时要戴手套、口罩,避免胶水接触皮肤(如果接触,立即用酒精清洗);保持施工现场通风,远离火源。
不同的植筋胶配比和适用期不同,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混合后的胶液需要在适用期内用完(通常30~60分钟)。
重要项目需要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检查锚固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通过可靠的粘结性能和简单的施工方法,环氧注射植筋胶成为建筑结构加固中实现“钢筋与基材一体化受力”的核心材料,保证加固后的结构可靠性。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