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混凝土养护剂是一种用于保护新浇筑混凝土表面,防止水分蒸发过快,促进混凝土强度发展的材料。详细介绍了地面混凝土养护剂的施工方法、作用原理和选择标准:
第一,施工方法
1. 基层处理:施工前,应对混凝土表面的浮灰、油污等杂质进行清理,确保表面清洁,无松散颗粒。
2. 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表面抹平。
3. 喷洒养护剂:
用低压泵或喷雾器将养护剂均匀地喷洒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的混凝土表面。
喷洒时应保持喷头与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适中,确保喷洒均匀。
一般而言,养护剂的用量为0.2-0.3kg/㎡。
4. 养护时间: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具体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环境条件确定。
第二,作用原理
1. 减少水分蒸发:养护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薄膜,防止内部水分过快蒸发,保持混凝土内部湿度,从而促进水泥水化反应。
2. 提高混凝土强度: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养护剂可以帮助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最终强度。
3. 防止裂缝产生:减少水分蒸发能有效减少混凝土的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
4. 保护性混凝土表面:形成的薄膜能防止混凝土表面受到外界有害物质的侵蚀。
选择标准
1. 符合标准:养护剂应符合《水泥混凝土养护剂》现行行业标准JC/T 901的规定。
2. 类型选择:
反应性养护剂:如水玻璃,与混凝土反应产生硅酸钙,封闭表面孔隙,形成壳状膜层。
成膜养护剂:薄膜主要通过高分子乳液分散在混凝土表面形成。
3. 性能要求:
保湿性能:应能有效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
强度发展:不影响混凝土强度发展。
耐久性: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长期保护混凝土表面。
4. 环境适应性:应根据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养护剂,如在高温、干燥环境下,应选择保湿性能较好的养护剂。
采用地面混凝土养护剂,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减少裂缝的产生,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法进行操作,并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养护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