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灌缝胶的使用方法
施工前准备
材料与工具检查
- 检查开槽机与灌缝机,确保其技术状况良好。根据路面裂缝的具体情况,确定补缝设计方案。
- 准备好灌缝胶、隔离墩、安全指示标牌、开槽机、肩背式吹风机等材料和工具。
灌缝胶加热
启动灌缝机并向加热罐内添加灌缝胶,将灌缝胶加热至190℃左右(出料温度最低不得低于180℃,最高不能超过200℃)。加热期间将灌缝机拖挂在卡车后面,并把相关材料和工具装在卡车上,拖到预定施工地点5。
施工区域设置
按照规范规定摆放安全标志,设专人指挥交通,使施工区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并根据工程进度随时移动标志牌5。
裂缝处理
裂缝切割与清理
- 用切割机按设计规划切好施工缝,对于宽度小于3cm的裂缝,一般不开槽,做密封式简单无槽帖缝处理;槽口宽度一般以1.5 - 2.0cm为好,深度一般以2.0 - 2.5cm为佳,深宽比不超过2:1;对不规则有急弯的裂缝,应该避开急弯做两次切割。
- 用吹风机、毛刷、铲刀等工具将缝内灰尘杂物清除,并充分晾置干燥。也可用扫帚将凹槽内以及槽口两侧的残渣清扫干净,接着用肩背式强力吹风机将裂缝内的灰尘、碎屑和杂物彻底有效地吹净,再把裂缝内的潮气和水分蒸发掉,使壁面呈粘结状态,从而增加灌缝料与裂缝壁面的粘接效果35。
衬垫材料铺设
在施工缝内铺设比施工缝略大的聚乙烯泡沫条,深度按施工情况而定3。
灌缝施工
灌缝操作
将道路灌缝胶装入灌缝设备内,将出胶管深入施工缝底部将灌缝胶注入施工缝内。用灌缝机上带有U形刮平器的压力喷头将灌缝胶均匀地灌入槽内,灌注时要自上而下充分填满,应避免在下部产生气孔气洞,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每条裂缝在灌注时U形刮平板的平面一定要对正裂缝中心线。为了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理想的密封表面应比裂缝宽一点,并在裂缝表面及两侧形成一定厚度与宽度的T形密封层,以提高灌缝胶与路面的粘结性35。
预留空隙
因施工缝会随温度变化而伸缩,因此,灌缝胶施工后表面应低于路面,夏季为2 - 3mm,冬季1 - 2mm3。
后续养护与检验
养护
灌缝胶灌注完成后,在其表面撒布水泥粉或砂子养生,形成一个薄薄的上覆层,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轮印,增强路表面的磨擦力。一般情况下,养生10 - 15min即可开放交通,具体开放时间可根据当时气候、温度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夏季灌缝胶养护至失粘时间约为6小时,冬季约为12小时35。
检验
灌缝检查可使用压水检查和钻芯取样检查。压水检查,密实、不吸水、不渗漏则为合格;钻芯取样检查,适合大型构件,样品达到性能则为合格4。
其他使用要点
不同类型灌缝胶特点
- 单组分聚氨酯灌缝胶开盖即用,无需配比,施工方便;具有自流平、流动性好的特点,无需刮缝;常温冷施工,无焦油、无异味;有优良的延伸性和回弹性,与水泥混凝土有良好的粘接性;耐候性能好,高温不溢出,低温不脆裂;耐碾压,耐水,耐油,耐酸碱,耐刺穿3。
特殊情况处理
- 墙面基层使用抗裂柔性耐水腻子搭配灌缝胶时,墙面基层要坚实、表面无杂物,疏松物应提前清除、孔洞应提前修补平整;基层表面过于干燥或吸水性较强的基面应在批刮前进行封闭处理,以免腻子中的水分和胶料被基层过多的吸收,影响腻子的附着力;抗裂柔性耐水腻子施工温度不低于5℃,施工湿度应大于15%,避免雨天或大风天施工1。
- 配制灌缝胶时,按照3:1的比例配胶,配胶不宜过多,要在适用期用完,常温下,适用期为90分钟,配胶必须均匀,无气泡4。
- 灌胶时,灌缝胶粘度低1.0g/cm³,渗透力强,经常采用0.2Mpa灌胶压力进行灌胶,灌胶的顺序为从浅到深,从上到下,从一端到另一端。灌胶时,相邻胶口有胶流出,则移至相邻胶口继续灌胶,当最后一个胶口出胶时,继续保持注胶,保证胶液灌满裂缝,贯穿裂缝。灌胶时,注意不要堵着排气口;如有封闭好的裂缝有胶流出,则要再进行封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