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养护剂是一种外加剂,用以替代传统的撒水养护,依据水泥基材表面造成保湿膜,降低水分消耗,确保混凝土硬化所需的湿度。应用方法如下:
一、适用场景
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尤其是各种钢筋混凝土的养护 不能撒水养护 照片(如少水区、高空作业面、交通不便区),或 交通/运用需要快速开放/运用 工程(如飞机跑道、高速路、桥梁)。广泛运用包含:
楼板、墙壁、梁柱等建筑材料;
桥桩、隧道衬砌、水利河堤等重要构造;
预制混凝土构件(如管桩、桥梁板)脱模后进行维护;
冬天旱灾、酷热或低温环境下的现浇混凝土。
二、材料准备
保护剂类型选择:
涂层型:以石腊、树脂为基材,造成致密的防水膜(如溶液型石蜡乳液),保水性强,适宜长期维护。
透水性:以高聚物(如硅烷)为基材,渗入混凝土内部保湿(如硅烷浸渍剂),适用表面要求高或需要透气的情景。
复合型:兼具涂层和透水性,平衡保湿和透气性(如改性石腊聚合物乳液),通用性强。
工具准备:喷雾机(手动或电动)、滚桶、刷子(部分修补用)、搅拌机械(若保护剂需稀释)。
三、施工工序
明确底层规范
预制混凝土后,待表面 最后凝固(轻轻按压手指上的轻度印痕,但不粘手) 逐渐喷漆保护剂(一般浇制后4-6钟头)。
底层应无灰尘、油迹和蓄水。假如表面太干燥,应适当撒水(防止明水)。
保护剂配备(如稀释)
严格执行产品手册操作稀释比例(如溶液型石蜡乳液一般不稀释;水基型可能需要1:5-1:10加水),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
喷漆/涂刷施工
喷涂法(推荐大面积使用):
将保护剂放进喷雾机中,喷头距水泥基材表面30-50cm,匀称挪动,确保对称遮盖(无漏喷、堆积)。
喷漆量以表面产生 持续、匀称透明或透明色薄膜 为准(一般每一个㎡用量0.2-0.3kg,具体按产品简介)。
涂刷法(可用边沿、部分修补):
用滚筒或刷子沾取保护剂,匀称涂刷在水泥基材表面,厚度约0.1-0.2mm,防止漏涂或太厚(太厚易开裂)。
薄膜检查及补喷
喷漆后,查验薄膜的完整性。如部分未遮盖或厚度不足(若有透底),应及时补充喷漆。
防止在喷涂后2小时内震荡混泥土(如踩踏、沉积材料),防止薄膜损害。
四、维护时间及环境控制
保养周期:常温下(20℃左右)喷漆后24小时可慢慢形成保护层/防护膜层,7日内持续保湿(低温应延至14天)。
自然条件:施工温度宜为 5℃-35℃,保护剂涂层速率低于5℃时,要采取保温措施(如遮盖塑料膜)。
防止雨天、狂风环境施工(降水清洗毁坏薄膜,狂风导致喷涂不匀)。
五、疑难问题
禁止与水混合后长期储存:稀释后的保护剂需在4小时内应用,防止失效。
防止暴露于热量下:若是在喷漆后24小时内暴露在阳光下,必须遮盖防晒网(防止薄膜干躁太快)。
处理独特部位:
预制构件脱模后,模板拆除后应立即喷漆保护剂(避免表面少水)。
正垂面(如墙壁)喷漆时,喷头角度应垂直或略往上,防止跌落。
储存条件:密封存放阴凉干燥处(5℃-25℃),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溶液型应遮光)。
防护: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部分溶液保护剂带有工业废气),防止接触皮肤或吸进挥发物。
六、质量控制与验收
薄膜完整性检查:喷涂后2小时观查表面,薄膜应持续,无气泡,无漏喷。
强度验证:保养7天后,按GB/T 50081标准查验混凝土抗拉强度,保证设计值(与未维修的较为无明显差异)。
外观检验:水泥基材表面保养后无裂缝、砂,颜色均匀(若为透明保护剂,不影响混凝土颜色)。
依据规范施工,混泥土养护剂可显著降低养护用水量(节省90%之上),提升养护效率,尤其适用于资源有限或工期要求高的工程,是现浇混凝土的关键辅材。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