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裂缝修补胶应以环氧树脂为主要基材,配合固化剂、活性稀释剂、增韧剂和填料制成的组分(或单组分)粘合剂,专门用于修补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尤其是静止裂缝),修复结构全面、耐久、防水。其主要点分析:
第一,关键特征和分类
关键性能指标
粘接强度:与混凝土正拉粘接强度≥2.5MPa(而且是内聚破坏,非页面分离),保证粘合剂与缝隙壁紧密咬合。
透水性:高粘度(25℃下粘度)≤500mPa·s),可以渗透到总宽度超过0.05mm的微小间隙(高渗透型可以处理0.02mm的间隙)。
机械性能:抗拉强度≥抗压强度65MPa≥弹性模具接近混凝土20MPa(避免刚度差异导致二次干裂)。
耐久性:耐腐蚀(pH3-11)、耐盐雾(≥1000h)、抗渗压力≥1.5MPa,长时间使用不老化,不脆化。
按用途归类
类型适用于裂缝宽度特性典型场景
高粘度型 0.02-0.2mm 粘度极低(例如200-400mPap·s),透水性高,可注入微孔缝隙。修复地下室、水池等抗渗结构的微裂缝。
常规型 0.2-1.5mm 平衡粘度和流动性,兼顾透水性和粘接强度,需要配合凹槽或密封工艺。修复中等总宽裂缝,如楼板、梁体等。
高强型 1.5-5mm 高抗压、抗压强度(抗压强度)≥80MPa),需要配合锚固或压力补胶,用于加固承重构件。对桥梁、隧道等受力裂缝进行结构修补。
典型的应用领域
修复静态裂缝:建筑裂缝(如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已经稳定不再扩展。
工程加固:桥梁、隧道、厂房等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修复(需结合粘钢或碳纤维加固)。
防潮防渗:修复地下室、水池、地铁隧道对防水要求较高的结构裂缝(避免漏水和钢筋腐蚀)。
耐久修复:工厂、沿海建筑等腐蚀环境中的裂缝修复(抵抗化学腐蚀)。
三是施工技术
基层处理
间隙清洗:高压水枪或压缩气体清除间隙内的烟尘、杂物;用甲苯擦洗油渍(完全干燥)。
表面抛光:沿缝隙两侧各扩展10-20cm范围抛光至粗糙度Ra≥50μm,提高粘合剂与混凝土的机器咬合力。
间隙检查:用间隙观测仪或塞尺确定裂缝的宽度和深度(必要时打孔检查)。
材料配制
成分胶:严格按厂家比例(如A):B=2:1或3:1、质量比)混合,低速混合(≤300rpm)3-5分钟至匀称无色差,静置1-2分钟消泡(超时粘剂变稠需废弃)。
单组分胶:直接使用(部分需要预加温以降低粘度),无需混合。
注胶工艺
表面封闭:沿缝隙涂上密封胶(如XQ-FF环氧密封胶),产生“U”型槽(宽×深=10mm×8mm),避免粘剂流出。
补胶方法:
低压补胶:总宽度≤用注射针或手动补胶器直接注入0.5mm缝隙(压力≤0.05MPa)。
压力补胶:总宽度>根据补胶嘴连接注胶泵,0.5mm缝隙(压力0.1-0.4)MPa),逐步补充缝隙最低值,预留排气孔排出气体。
补胶操作:观察补胶嘴漏胶情况,当附近补胶嘴漏胶时停止,先后补充至所有缝隙充满。
保养与干固
早期维护:补胶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或湿麻袋),保持环境湿润(避免初期粘合剂缺水开裂)。
固化时间:常温下24小时基本干固(可轻载),7天达到设计强度(低温需延长至14天)。
质量管理与验收
施工阶段检查
检查缝隙是否完全清理(产尘、油渍)、密封胶是否密封(无溢胶)。
补胶压力和漏胶情况是否正确(避免因欠注或过压而导致粘剂消耗)。
验收标准
粘接效果:取芯取样检验,粘合剂充满。≥95%(缝隙中没有间隙)。
力学性能:修复后缝隙区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本身强度为80%。
外观质量:表面无漏胶、气泡,密封胶与混凝土颜色和谐。
第五,注意事项
环境适应:施工温度要求≥5℃(低温需要预热材料超过15℃);严禁在雨天或高湿环境下施工(避免粘合剂干固延迟)。
保护:戴上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环氧树脂可能会堵塞毛孔/呼吸道);溶剂稀释剂需要保护明火。
规定:废粘剂和包装按危险废物处理(有些产品含有有机废气,需要密封存放)。
根据“高渗透性”,高聚物环氧裂缝修补胶强粘接耐久性的综合性能已经成为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关键材料,特别适用于对防潮、承载力和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工程场景。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基层处理、注胶工艺和维护阶段,确保裂缝修复效果持久可靠。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