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聚丙烯薄纤维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改性的高性能纤维材料。在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薄纤维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与韧性耐用性。其相关介绍:
主要成份和结构
聚丙稀(PP):聚丙烯稀释剂是一种热塑性塑料材料,具有较好的耐化学性、耐蚀性、耐磨性等特点。聚丙烯薄纤维以聚丙烯为原料,通过特殊工艺加工成粗纤维。
纤维样子:纤维孔径一般为几十微米(如30-100)μm),长短为数cm(如2-5cm),呈束状或单絮状。粗纤维支撑可以在混凝土中获得三维支撑网络,从而防止间隙拓展。
功能特性
1. 抗裂度:
聚丙烯薄纤维可阻拦混凝土前期塑性裂缝和干躁收缩裂缝的建立。当混凝土发生微裂缝时,纤维能吸收和分散应力,缓解裂缝的扩大。
尤其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超长结构等易开裂工程部位。
2. 韧性提高:
纤维支撑明显提高了混凝土韧性的机械韧性,之后在受力损害时体现为“慢慢干裂”,防止脆断。
3. 耐用度:
聚丙烯纤维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抵抗酸碱、酸盐等腐蚀介质,提高混凝土构造的使用期。
降低混凝土因间隙造成的漏水、冻融损坏等难题。
4. 透水性:
纤维表层经过特殊处理(如镀层或接枝改性),与混凝土板材粘接优良,不易结团,可均匀分散在混凝土中。
5. 轻质性:
聚丙稀纤维密度低(约0.91g//cm³),混凝土自重不显著增加,适用荷载规定高的结构。
适用范围
1. 建筑结构:
用以地下室底板、墙壁、房顶等易裂部位的防水抗裂。
适用超长结构、大体积混凝土、转换梁等特殊结构的抗裂加固。
2. 道路与桥梁:
用以水泥混凝土地面、桥梁铺装层,避免因气温变化或荷载效应而引起的间隙。
提高地面抗反射裂缝水准。
3. 水工结构:
混凝土用以水池、堤坝、码头等水利设施的抗裂和防渗。
4. 预制构件:
用以预制混凝土墙板、地板、管桩等,提高构件抗裂性与耐用性。
技术参数
| 指标 | 标称值 |
|||| 纤维孔径 | 30-100μm |
| 纤维长短 | 2-5cm |
| 抗压强度 | ≥300MPa(拉丝) |
| 弹性模具 | 3-5GPa |
| 耐酸性 | 碱性环境中远期平稳稳定 |
| 掺量 | 一般以0.6-1.2kg/m³(混凝土容积) |
施工要点1. 掺量设计:
依据混凝土工程的必须,纤维掺量一般为0.6-1.2kg/m³,具体情况应通过实验确立。
2. 搅拌工艺:
用强制搅拌机搅拌,先把纤维与干料(水泥、石料)拌匀,再放水搅拌至联合分布。
适当延长搅拌时间(比水泥混凝土提升1-2分钟),确保纤维分散对称。
3. 浇筑与振捣:
不要过度振捣,防止纤维断裂或向下移动。
振捣应朝同一方向开展,以保证纤维趋向对称。
4. 保养:
浇筑混凝土需及时遮盖保湿保养,防止水份蒸发太快导致表层间隙。
和传统抗裂策略的对比
与钢纤维对比:
聚丙烯纤维密度低,抗腐蚀,易分散,成本低,但抗压强度低于钢纤维。
适用抗压强度要求不高的抗裂情景。
与聚丙烯腈纤维(如PPF)对比:
粗纤维孔径较高,长短很长,抗裂效果显著,但透水性要求很高。
疑难问题1. 纤维掺量不宜过高,以免造成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性。
2. 施工时应防止纤维结团,确保联合分布。
3. 纤维表面处理技术与其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直接有关,应该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
依据正确使用聚丙烯薄纤维,可明显提高混凝土构造的抗裂性与耐用性,是建设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改性材料之一。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