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防水砂浆是一种常用于建筑防水的高性能材料。其施工流程:
一、基层处理
1. 清理基层
要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油污、杂物等清理干净。例如,混凝土基层,要清除表面的浮浆、脱模剂等;砌体基层,要清扫墙面的灰尘和砖缝中的杂物。可以使用扫帚清扫、高压水枪冲洗(如果基层允许沾水)或者用钢丝刷刷洗等方式。
检查基层是否有松动的部分,如混凝土的酥松层、砌体的风化层等,小面积的松动部分可以用凿子或钢丝刷清除,大面积的松动可能需要对基层进行修补。
2. 基层平整度检查与处理
用靠尺检查基层的平整度,不平整的地方需要进行修补。如果基层有坑洼,可以用水泥砂浆等材料进行填平;如果有明显的凸起,需要凿平。一般要求基层的平整度误差在一定范围内,例如每米不超过2 - 3毫米,以保证防水砂浆层的厚度均匀。
3. 润湿基层(可选)
根据基层材料和施工环境等情况,有些情况下需要对基层进行润湿。例如,过于干燥的混凝土基层,在施工前适当洒水润湿,使基层表面具有一定的含水量,这样有利于防水砂浆与基层的结合。但要注意防止基层表面有积水,因为过多的水分会影响防水砂浆的性能。
二、材料准备
1. 聚合物防水砂浆配制
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准确称量聚合物防水砂浆的各个组分。包括水泥、石英砂、聚合物胶粉等。
先将水泥和石英砂按照一定比例干拌均匀,然后逐渐加入聚合物胶粉和适量的水,继续搅拌。搅拌时间要足够长,通常需要3 - 5分钟,以确保材料充分混合均匀,形成无颗粒结块、具有一定稠度的防水砂浆。
2. 工具准备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如抹刀(用于涂抹砂浆)、刮板(用于找平)、搅拌器(用于搅拌砂浆)、量具(用于称量材料)等。同时,还要准备好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施工人员的。
三、施工操作
1. 节点部位加强处理
在大面积施工之前,先对一些容易渗漏的节点部位进行处理。例如,阴阳角处可以做成圆弧形,半径一般为5 - 10毫米左右。可以先用抹刀将防水砂浆在阴阳角处抹成圆弧形状,然后用刮板压实、找平。
管道根部、地漏等部位,需要先将其周围的灰尘、油污等清理干净,然后用防水砂浆进行密封处理。可以将防水砂浆围绕管道根部或地漏周围涂抹一圈,厚度可以适当增加,一般比大面积防水砂浆层厚1 - 2毫米,并且要压实、抹光。
2. 大面积涂抹防水砂浆
将配制好的聚合物防水砂浆用抹刀均匀地涂抹在基层上。涂抹时要注意控制厚度,一般防水砂浆层的厚度在5 - 10毫米左右,具体厚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基层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采用分层涂抹的方式,第一层涂抹厚度较薄,一般在2 - 3毫米左右,主要是让防水砂浆与基层更好地结合。在第一层初凝后(根据环境温度和砂浆性能,一般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如1 - 2小时),再进行第二层涂抹,第二层涂抹的厚度可以适当增加,直到达到设计厚度。
在涂抹过程中,要用刮板及时将砂浆表面刮平,使表面平整光滑。同时,要注意防止出现漏涂、空鼓等现象。如果发现有局部砂浆过厚或者过薄的情况,要及时进行修补。
四、养护
1. 养护方式选择
聚合物防水砂浆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养护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自然养护和覆盖养护。自然养护就是在常温下,保持施工环境的通风良好,让防水砂浆自然干燥硬化。覆盖养护则是用塑料薄膜、湿布等覆盖在防水砂浆表面,以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2. 养护时间控制
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具体时间要根据环境温度、湿度以及砂浆的性能等因素来确定。在养护期间,要保持覆盖物的湿润(如果是覆盖养护),并且要防止人员在上面行走或者放置重物,以免破坏防水砂浆层。
五、质量检验
1. 外观检查
在防水砂浆养护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检查防水砂浆层的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无裂缝、起皮、空鼓等现象。如果有小面积的缺陷,可以进行及时修补;如果缺陷面积较大,可能需要将整层防水砂浆铲除后重新施工。
2. 厚度检查
使用量具(如探针等)检查防水砂浆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多个部位进行抽检,确保厚度均匀且满足防水功能的要求。
3. 防水性能检查(可选)
一些重要的防水工程,还可以进行防水性能检查。例如,可以通过蓄水试验来检查防水效果。在防水砂浆层施工完成并养护好后,在需要防水的区域(如卫生间、水池等)蓄水,蓄水深度一般不低于20毫米,蓄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观察水下是否有渗漏现象。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