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自流平水泥路面施工是一种需要专业技术和设备的施工方式:
一、施工前准备
1. 基层处理
底层应平整、干躁、无油迹、杂物等。混凝土基层要检查其平整度,并修复不均匀的高度。一般要求每2米尺查验空隙不超过2mm。
消除底层表面的尘土、沙子等疏松物质,可采取扫把清理、吸尘器吸尘或用高压空气烘干。假如底层表面有油迹,用专用油污清洁剂清理,随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晒。
假如底层不平,假如有明显间隙或孔,必须先用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进行修补。当间隙过细时,可以先用切割机将间隙切成V型,随后清理干净,再换修复材料填补;孔应清除孔里的杂物和松脱位置,随后用适宜的材料擦洗。
2. 材料准备
依据施工面积转换所需的聚氨酯自流平水泥材料用量。一般要知道一定的损耗,一般根据当场施工面积1.05 - 1.1倍测算。
备好搅拌工具,如专业搅拌机,保证搅拌材料匀称。同时,备好刮板、破乳桶、量具等施工所需的辅助工具。
3. 气候条件
施工操作温度应是5 - 在35℃之间,空气湿度不应高于80%。低温会影响材料的流动性和固化速度。假如温度太高,可能会致使材料干躁太快、开裂等难题。在潮湿的环境中施工会提高材料的含水量,危及其性能和最终路面品质。
二、施工环节
1. 底涂施工(如有规定)
一些聚氨酯自流平水泥材料需要先涂刷面漆。底漆的作用是提升底层与自流平面层的粘合力,封闭底层毛孔,防止底层吸收自流平材料水分。
依据产品手册的需求,将面漆材料搅拌匀称,随后用滚刷或刷子均匀的涂刷在基层表面。喷涂时注意避免漏刷和堆积。面漆薄厚一般控制在0.1 - 0.2mm左右。涂刷后等候面漆干躁,干燥时间依据产品手册与自然标准明确,一般需要几小时。
2. 材料搅拌
依据产品手册规定比例,精确称重聚氨酯自流平水泥的各类成份。一般分为A、B成份,A成分为树脂部分,B成分为固化剂部分。
先把A成份倒进洁净的搅拌容器里,再慢慢添加B成份,用专业的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应适度,一般控制在300 - 500转/分钟,搅拌时间约为3 - 5分钟,直至材料搅拌匀称,无明显色差和颗粒。
搅拌好的材料应尽早应用。随着时间推移,材料会逐渐干躁干固,危及施工效果。一般应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15 - 30分钟,具体看产品简介)浇灌。
3. 浇制施工
将搅拌好的聚氨酯自流平水泥材料倾倒在基层上,材料能够用刮刀或齿型刮板基本刮平,大概覆盖整个施工当场。
再让材料自然流动,造成平整的表面。在材料流动环节中,留意观察是否有汽泡。假如有少量汽泡,可以用破乳桶轻轻旋转,将汽泡排出。但大量汽泡可能是因为材料混和不匀或底部有水份引起的,务必妥善处置。
大规模施工可按段浇制。每段宽度和长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明确,总总宽一般不超过6 - 长短不超过10米8米 - 15米,防止系统在干固前流动范畴太大,导致薄厚不匀。
4. 破乳处理
材料基本流动工整后,再次检查表面是否有气泡。除了使用破乳桶外,也可以用针筒等设施刺破较大的汽泡,再让材料自动找平,填补汽泡留下的凹痕。
在破乳环节中,要谨慎操作,确保在表面留下痕迹或受损已初步形成的工整表面。
5. 界线处理
在施工现场界限处,如墙角、立杆周边等,应选用适度的工具来处理。多余材料能够用刮刀刮去,使界限整洁清楚。在和墙壁或别的不同材料的连接处,应黏贴美纹纸或使用其他维护材料,以防止材料污染别的表面,以确保界限美观。
三、维护阶段
1. 初凝
聚氨酯自流平水泥路面施工结束后,需要等凝固。初凝因材料种类、工作温度、湿度等要素而异。在普通环境条件下(温度20 - 25℃,湿度50 - 70%),表面干燥时间必须40% - 彻底初凝可能需要24钟头 - 48小时。
在固化过程中,要避免人员在墙上走动或摆放起吊,以免破坏地面平整度和特点。
2. 保养策略
地面固化后,可以用塑料薄膜遮盖或涂刷保护膜进行维护。塑料膜遮盖能够防止水分消耗太快,维持路面湿度,有益于材料的进一步干燥和干固。保护膜能够在路面形成保护层/防护膜层,防止灰尘等杂质污染地面,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湿作用。
保养期内留意环境通风,防止室内湿度过高导致路面泛白。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可以适当延长保养时间或采取加温策略(如使用加热器),但要注意避免局部过热导致地面变型。
通过以上严格施工工艺,可以确保聚氨酯自流平水泥路面达到理想的平整度、强度美观度,针对不同场所的使用需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