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防渗防水剂施工技术的重要因素如下,确保了混凝土的防水作用。
一、施工前准备
1. 材料准备: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抗渗防水剂,确立掺量。
准备混凝土原料,包含水泥、砂、石、水等,确保品质符合规定。
备好搅拌机械、运输工具和施工机械。
2. 基层处理:
清除底层表面,去除油污、尘土、疏松物等杂质。
对基层开展淋湿处理,保持适当的湿度,但防止储水。
二、防水剂混和混合
1. 加上防水剂:
在混凝土拌和环节中,依据创建的掺量将抗渗防水剂匀称导入到搅拌器中。
假如防水剂是液态的,能够直接加入;假如是固态的,需要先溶化或分散在水里再放入。
2. 翻拌:
确保防水剂与混凝土原料充分搅拌均匀,防止团圆或堆积。
搅拌时间应依据搅拌机的性能混凝土的粘结力来决定,以确保足够的拌和。
三、浇筑混凝土及振捣
1. 浇制:
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抗渗防水涂料或浇筑混凝土放进模板中,留意浇制速率和高度,防止离析和分层。
规模性浇制,应使用按段、分层的方式,确保浇制品质。
2. 振捣:
选用振捣器对混凝土开展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泡、无间隙。
振捣时长和强度应依据混凝土塌落度和石料粒度作出调整,防止过振或漏振。
四、维护与保护
1. 保养:
浇筑混凝土完成后,需及时保养,维持水泥板材表面潮湿。
维护时间应依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工程要求明确,一般不少于7天。
保养期内要定期撒水或遮盖湿布,防止水分消耗太快导致开裂。
2. 维护:
在养护期内,应防止在水泥板材表面提升过多外力或磨擦,以免造成防水层。
防水层暴露在外,应采取适当的保障体系,如遮盖塑料膜或草垫等。
五、质量检验验收
1. 质量检验:
施工过程中,要查混凝土抗渗防水剂的掺量、翻拌性、浇制质量等。
对混凝土试块开展抗压强度、抗渗性能等试验,确保防水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2. 验收:
工程竣工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查验防水层的完整性、薄厚、平整度等数据。
验收合格,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混凝土防渗防水剂的施工工艺包含施工前准备、防水剂混和混合、浇筑混凝土振捣、维护维护、质量检验验收等主要因素。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设计要点和施工技术来操作,确保防水性能和工程质量。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