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补性沥青是一种常温下可用于修补沥青路面病害的沥青混合料,:
特性
施工简单:无需加热设备,可在常温下直接使用,操作简单,可快速完成修理工作,减少交通拥堵,提高施工效率。
粘结牢固:对原路面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可紧密地附着在路面损坏的地方,防止修补材料脱落,保证修补效果的持久性。
良好的低温性能: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和粘结性,不会因温度降低而变脆开裂,适应不同地区和季节的气候条件。
抗老化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氧气、水等环境因素的能力,使用寿命长,可以降低频繁修补的成本和工作量。
弹性恢复率高:能适应因温度变化和车辆荷载而引起的路面伸缩变形,反复拉伸后能恢复原状,有效防止裂缝再次发生。
组成成分
它主要由基质沥青、聚合物、集料、矿粉和外加剂组成。
基质沥青:石油沥青常用作基础材料,具有粘结性和一定的柔韧性。
聚合物:例如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可以提高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
集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粗集料骨架支撑和细集料填充间隙。一般选用坚硬耐磨的石头,如石灰岩、玄武岩等。
矿物粉末:填充集料之间的间隙,增加混合料的密实性和粘结性。
添加剂:例如抗剥落剂可以增强沥青和集料之间的附着力;抗老化剂可以延缓沥青的老化。
适用场景
修补路面坑槽:用于修补因车辆碾压、自然磨损等原因造成的路面坑槽,恢复路面平整度。
裂缝填充:填充和修复路面裂缝,防止雨水渗入基层,避免裂缝进一步扩大。
紧急抢修:在道路突然损坏或紧急情况下,如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损坏,可以迅速修复,恢复交通。
旧路改造:对旧路面进行局部改造和修复,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外观质量。
施工方法
1. 基层处理:清除杂物、灰尘、松散颗粒等。修复部位,用扫帚、铲子等工具清洗。对于较大的坑和裂缝,需要适当的挖掘和切割,以形成规则的形状。
2. 材料制备:根据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比例,在搅拌容器中加入冷补沥青和适量水(部分冷补需要加水),用搅拌机或人工搅拌均匀,保证混合料无结块,流动性好。
3. 摊铺:搅拌好的冷补沥青料用铲子或其他工具均匀摊铺在修补部位,厚度应略高于原路面,以保证压实后与原路面平整。
4. 压实:摊铺好的混合料用平板夯、冲击夯或小型压路机压实,使修补材料与原路面紧密结合。压实应分几次进行,每次压实后检查平整度。如有不均匀,应及时调整。
5. 维护:施工完成后,让冷沥青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维护一段时间。保养期间,应避免车辆和行人通行。一般交通可以在常温下保养24小时左右开放,但保养时间可能需要在低温或潮湿的环境下适当延长。
注意事项
材料储存: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防止材料变质。储存温度一般为5℃。 35℃。
施工温度:施工环境温度应为5℃。在40℃之间,温度过低会影响混合料的粘结性和压实效果,温度过高会导致水分蒸发过快,影响修补质量。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材料比例和搅拌时间,保证混合材料质量均匀一致。在摊铺和压实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离析和压实不足。
保护:施工人员应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冷沥青材料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不小心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