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加固、桥梁维修、轨道交通、风电塔筒及工业设备安装等关键工程中,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作为承重结构连接与锚固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与服役寿命。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24)、《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 50728-2024)等强制性标准,系统解析其定义、分类、性能要求、应用场景及施工控制要点。
一、什么是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
它是一种以环氧树脂为基料,通过添加增韧剂、稀释剂、纳米填料、偶联剂等改性成分制成的双组分(A+B)高性能胶粘剂,用于结构性粘结、锚固或灌注,能承受长期静载、动载甚至地震作用。
✅ “结构胶” ≠ 普通胶!
结构胶:必须通过国家A级认证,用于承重构件;
非结构胶(如云石胶、玻璃胶):仅用于装饰,严禁用于受力部位!
二、必须满足 A 级结构胶标准(GB 50728-2024)
用于承重结构的改性环氧树脂胶,必须为 A 级胶,核心性能如下:
性能项目 技术要求
胶体抗拉强度 ≥ 30 MPa
胶体抗弯强度 ≥ 40 MPa
钢-钢拉伸抗剪强度 ≥ 15 MPa
钢-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 ≥ 2.5 MPa,且破坏模式为混凝土本体破坏(非胶层剥离)
耐湿热老化(90天,50℃, 95%RH) 强度保留率 ≥ 85%
耐长期应力(蠕变) 无明显变形,满足 ≥50 年设计使用年限
适用期(25℃) ≥ 30 分钟
VOC含量 ≤ 100 g/L(环保型)
⚠️ 无A级检测报告的产品,一律不得用于结构工程!
三、主要类型与典型应用
类型 特点 典型用途
粘钢/碳纤维浸渍胶 低黏度,高渗透性 粘贴钢板、碳纤维布加固梁板柱
植筋胶 触变性强,不流挂 钢筋、螺杆植入混凝土孔
灌注型结构胶 超低黏度(≤200 mPa·s) 裂缝压力灌注、空洞填充
界面胶(底涂胶) 极低黏度,高渗透 新旧混凝土界面处理
高强修补胶泥 膏状,可立面施工 混凝土缺损、蜂窝麻面修复
📌 所有类型均属“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家族,但配方和流变性能针对不同工况优化。
四、标准化施工通用流程
1. 基面处理
混凝土:凿毛、打磨,清除浮浆、油污、粉尘;
钢材:喷砂除锈至 Sa2.5 级,或电动工具除锈 St3 级;
表面干燥、洁净、粗糙。
2. 配胶
严格按厂家质量比(如2:1、3:1、4:1)称量 A(树脂)+ B(固化剂);
使用电动搅拌器搅拌 ≥ 3 分钟,至颜色均匀、无条纹;
禁止手工随意混合!
3. 施胶
粘钢:胶层厚度 2–5 mm,中间厚、边缘薄;
植筋:注胶至孔深 2/3,旋转插入钢筋;
灌缝:低压慢注,确保裂缝充满;
界面处理:薄涂 0.2–0.3 kg/m²。
4. 固化与养护
初固:2–4 小时(禁止扰动);
可加载:24 小时(25℃);
完全固化:7 天;
低温(<5℃)需选用低温型胶或保温。
5. 验收
现场拉拔试验(JGJ 145-2024):抽检 ≥1‰,承载力达标且为基材破坏;
全过程影像记录。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