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范围和材料准备
适用位置:橱卫、阳台、屋顶、地下室、水池、停车场等,既可作为迎水面,也可作为背水面防水层。
材料类型:分为单组分(主要是丙烯酸酯预聚体,与空气湿气反应凝结)和组分(A/B按比例混合),均为冷施工,可厚涂,涂膜致密,韧性好。
环境状况:施工温度5–35℃,雨雪天及大风不宜施工;底层应坚固、整洁、清洁,含水量过高,应先舒适或采用配套底涂/基层处理剂。
工具:橡胶刮刀,刷子,滚筒;通风良好,严禁明火,根据产品介绍配戴防护用具。
二是加强基层处理和细节
底部清洁:清除浮灰、油污、松散层,修复蜂窝、表面、缝隙、孔洞,确保牢固、整洁、无明水。
细节附加层:阴阳角、管根/地漏/变形缝等先做附加层,薄厚≥1 mm;必要时夹铺胎体增强材料(如聚酯无纺布),先在节点增加无纺布再增加涂装,产生“空铺”涂层的复合结构。
底漆(可选):在底层吸水性强或较舒适的情况下,薄涂基层处理剂/底涂可以封闭毛孔,提高粘接,尽早进行大规模施工。
三是规范施工环节和厚度控制
大面漆:宜分2–三次涂刷/滚漆,“薄涂多次,垂直交叉”的原则;一般第一次干燥固化到指触基本不沾后再涂第二次,常温间距约24。 h(相应增加低温)。
厚度和用量:一般总厚度1.5–2.0 mm;参考剂量约为1.6–1.8 kg/㎡·mm(粗燥度和次数随底层略有变化)。
胚体提升:铺设胚体时要边涂边铺,使其完全浸湿,并与涂层牢固粘合;阴阳角、管根等缺陷部位可加铺玻纤布提升。
收头和边缘:所有收头、边缘、过墙部件都要多次加密,保证连续、无翘边。
四组分操作和单组分操作的区别
组份(A/B):根据产品介绍,精确计量混合,机械搅拌3–5 从min到均匀,一次配足,限时用完;禁止在搅拌材料中加入水或其他稀释剂。
单组分:开桶后搅拌均匀即可使用,不能添加稀释剂;开桶后最好是4 h内用完,未用完及时密封。
共同注意:施工过程中禁止添加稀释剂/其它添加剂,以免造成涂膜和性能。
五是维护、验收和常见问题
维护与文明施工:每次涂层实际工作前禁止踩踏/工作;完工后按产品介绍进行维修,一般规定≥7 d再次进行后续的装饰或使用。
验收:按设计进行灌水试验,一般采用24种储水方式进行。–48 h检查无渗漏;必要时进行淋水试验(如轻质墙板)。
避免常见问题:
鼓鼓/针眼:底层有明水/湿气或一次涂层过厚;施工前应多次涂薄,底层充足舒适。
裂纹/脱落:底层松散,裂纹或配合比/混合不当;底层应修复,严格测量和混合。
粘接不良:底层强度不足/污染或缺乏底涂层;应清洗修复并配套底涂层。
施工窗口:严格控制在5–35℃、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施工,防止雨雪和大风环境。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