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定义与实施标准
Ⅲ无碴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是铁路CRTSS的一种Ⅲ板式无碴轨道定做的特殊混凝土材料主要用于轨道板与底座间的填充层。该材料具有流动性高、空隙通过性好、抗离析性强、添充性好等特点,在自重危害下能自动填充模板空间,不用捣烂即可达到密实效果。
重要执行标准:
铁路CRTSⅢ板式无碴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标准(TJ/GW112-2013)
《铁路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
《自密实混凝土运用技术规范》(JGJ/T 283-2012)
二、技术参数要求
1. 混合物技术参数
检测项目 标准规范 备注
坍落扩展度 ≤680mm 反映流动性
扩展时间T50 3s~7s 评价黏度,T50流通性越小,流通性越快
J环阻拦起伏 <18mm 钢筋通过能力
L型仪加上比 ≥0.9 填充特点
含气量 3.0%~6.0% 伤害耐用度
泌水率 0% 抗离析性
竖向膨胀率 0~1.0% 微膨胀特性
2. 硬化混凝土技术参数
检测项目 标准规范
56d耐压强度 ≥40MPa
56d抗折强度 ≥6.0MPa
56d弹力磨具 3.00×10⁴MPa~3.80×10⁴MPa
56d电通量 ≤1000C
56d舒服收缩率 ≤4×10⁻⁶
氯离子含量 ≤掺合料数量0.10%
总碱含量 ≤3.0kg/m³
三、配合比设计要点
1. 控制材料用量
参数 控制要求
掺合料的用量 ≤580kg/m³
用水量 ≤180kg/m³
单位体积料浆成份 ≤0.40m³
砂率 51%~54%
水胶比 0.32~0.36
2. 原料标准规范
水泥: 宜选用粉煤灰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少于42.5级,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矿物掺合料: 煤灰宜选用Ⅰ级煤灰、矿渣粉宜选用S95级,掺量依据试验确立。
石料: 粗骨料大粒度不超过16mm,应使用5-10mm和10-16mm二级配;细骨料颗粒级配2.3~2.7,含粉量≤2%。
外加剂: 选用优质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26%;膨胀剂选用Ⅱ型膨胀剂,起补偿收缩的功效。
四、施工技术操作
1. 搅拌工艺
投料顺序:先添加粗骨料、细骨料、掺合料,拌和30s
再放入80%用水量和100%减水剂,拌和1min
剩下20%的用水量最后投入,搅拌2分钟
总拌和时间不少于3min
2. 运输要求
运输时间不宜超过2钟头
运送根据中罐车维持低速转动
到达现场后,高速运行20-30s即可上料
入模温度操纵调整至5-30℃
3. 注浆工艺
注浆参数:随意倾倒高度≤1.0m
直线段注浆孔高度≥70cm,曲线段≥1.0m
防溢管高度≥30cm
每个轨道板注浆时间控制在8-12min
注浆要点:采用“慢-快-慢”注浆方式
确保切料连续性和混凝土满空间持续流动
注浆根据中检验轨道板上调合偏差情况
4. 保养要求
带模保养时间不少于3d
拆板后的保养时间不少于14d
保养期内维持混凝土表层湿冷
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层温差≤15℃
五、质量控制要点
1. 原料控制
掺合料、外加剂、拌和用水秤的误差±1%
石料秤重偏差±2%
细骨料的含水量维持在±1%以内
原料均质性操作,波动性不能超过±10%
2. 根据控制
开盘鉴定: 每车混凝土检验坍落扩展度、T50时间、含气量、温度等技术参数。
注浆前检查: 查验模板密封、钢筋位置、轨道板支撑装置等,确保无跑浆、无积水。
拆板规范: 当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达到10.0MPa以上时,侧模能够拆卸,表面边缘不会因拆板而损坏。
六、常见问题及对策
1. 表浆泡沫层
原因: 配合比不合理,拓展度过大,黏度不够,减水剂消泡剂太多。
预防措施: 添加适度的黏度改性材料,减水剂选用“先消后引”工艺,严格把控较大的扩展度。
2. 注浆不饱满
原因: 流通损害太大,跑模跑浆。
预防措施: 调节减水剂缓凝成份,提升模板安装牢固度查验。
3. 水平离缝
原因: 混凝土过薄,模板跑浆,板底储水。
预防措施: 改善模板查验,防止雨水进到板腔,操纵混凝土进到磨具。
七、质量检验要求
1. 检验频次
检验项目 频次要求
坍落扩展度 每50m³混凝土抽样检测一次
耐压强度 每50m³检测一次
耐久性能 每8000m³检测一次
含气量 每班至少一次
2. 检测方式
J环试验: 评价钢筋通过能力及抗离析特点
L型仪试验: 检验添加剂和抗离析特点
竖向膨胀率试验: 评价微膨胀的特征
八、主要用途
Ⅲ无碴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广泛用于:
铁路CRTSⅢ板式无碴轨道加上层
公共交通无载轨道构造
大型设备基本二次灌浆
对流动性和加上性要求高的特殊工程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