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以用在房顶,但更适合刚性防水或维护渗水;不推荐做为大型房顶唯一的防水层。该材料为无机刚度、渗透结晶型,可在混凝土中产生结晶,阻塞毛细孔,具备微裂缝自愈能力,适用地底、房顶、橱柜、水池等场景;但大型屋面长期曝露,温差变化大,应与柔性材料搭配使用,提升整体稳定性。
可用情景与不适用场景
可用小平/斜屋面或作为沥青瓦下的第一道防水,造成“刚柔两根”体系。
屋面检修:变形缝、变形缝、小面积漏水点、闺女墙角、管根等节点处理。
混凝土结构背水面(如水池、地底构件)长期潮湿或有压力。
不适宜或需要小心
大型平屋顶长期曝露,温差、紫外光、尘土明显,提议优先选择软卷材/涂料或与柔性材料复合使用。
构造变型大,常常澎涨/震动部位,应与密封材料配合 柔性防水层。
关键技术指标及用量
厚度用量(符合要求和可靠渗入基本要求)
普遍标准低限:涂层厚度≥1.0 mm,用量≥1.5 kg/㎡(依据地下工程的规定,屋面工程可作为最小的操作)。
一般工程实践:总用量1.5–2.0 kg/㎡,配制成1.0–1.5 mm厚镀层,可兼顾透水性和镀层持续性。
特性特点(典型产品指标,用以掌握材料特性)
可承受≥1.2 MPA压力(在两层做法条件下,随基面和工艺而改变)。
渗入与自愈:渗透深度可达≈100 mm;对<0.4 mm间隙具的自愈能力(遇水激活)。
环境适应性:施工/维护温度≥5℃;材料可以在pH值 3–11、温度-30~在120℃范围内维持特性(以产品数据标称值为准,以检测报告为准)。
处理施工要点和节点
底层:清除浮浆、油迹、疏松物,必需时要高压水/钢刷处理;基面应充裕湿冷,但无明水。
调料和频次:依据产品简介拌和(一般水料比约1:(0.35–0.4)),分2–三次纵横交叉涂刷或涂漆,便于薄涂均匀,接连不断。
节点提高:阳角线、管根、天沟、泛水、设备基座等先弄弧型,再铺网格布/聚酯布做为附加层,提升抗裂度和抗渗性。
保养:凝固即开始喷雾保养,不断2次–3天,适度调整热干躁温度;避免前期曝晒、雨淋、狂风。
灌水试验:完工保养后,屋面最好开展244次–48 h闭水查验,合格后再做防护层或表面。
选型及验收建议
挑选:最先选择符合GBGB标准的GB 18445(现行版)Ⅰ种类商品;屋面优先选用通用/加强配方,关心抗渗压力、粘接强度、抗裂/抗冻融等数据,并索取TDS/SDS和型式检验报告。
验收:查验外型无蜕皮开裂、薄厚达标、节点附加层详尽;根据设计开展闭水/撒水或必须的淋砂和耐磨性验证。
维护:按时清理灰尘和污垢,马上修补微裂缝/渗点,必要时复涂或与柔性材料复合。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