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灌缝胶的操作方法
一种适用范围和施工环境
适用于基材和位置:防水密封和修复混凝土、混合砂浆、墙体、石材、金属、玻璃等基材的微小裂缝,如伸缩缝、沉降缝、穿墙管边缘、门窗边缘等。
自然条件:施工温度5–35℃,相对湿度为85%,通风良好;基面应坚固、清洁、干燥,严禁在湿冷/明水或油性表面施工。
缝隙条件:缝隙宽度≥0.5 mm更有利于成型;太深太宽需要背衬材料(泡沫条/砾石)来控制胶厚;如果缝得太深,可以先清渣干躁。
建议在使用前在不显眼的地方进行小面积试涂,以确定相溶性和成膜效果。
第二,规范施工工序
1. 基层处理
清洗浮浆、油渍、灰尘、苔藓等;必要时用高压淡水清洗,自然干燥;蜂窝、孔洞、露石先修复打磨平整。
2. 缝隙预处理
室外路面/广场等混凝土缝:缝宽3 mm应该先扩展到4–6 mm,缝深6–10 mm;缝宽≥3 mm可以直接清缝。
建筑物外墙/屋面缝隙:可以先用封缝胶做两边包边,预留注胶口。
3. 背衬与封缝
泡沫条/砾石首先填入较深的间隙,顶部预留0.5。–1 cm作为注胶层;美纹纸保护可以贴在外墙或需要收口的部位。
4. 注胶
自喷式:开盖轻按,将胶嘴深入间隙,低压慢注,使胶体自下而上充满间隙;
手工/机械注胶:根据产品介绍(成分需要充分搅拌),采用低压低速注胶,“自下而上,由远及近”,相邻注胶口均匀注胶后停止注胶。
5. 收边与固化
表面磨平,撕掉美纹纸;根据说明静放固化,固化前防止接触、淋雨和载入。
6. 开放使用
室内/屋顶:干燥后恢复轻载,完全固化后再轻载或洒水;
路面/广场:根据产品介绍执行,通常在干燥后短时间打开或完全固化后打开。
参考三用量和配制
自喷式(常见650) mL)
参考剂量:缝宽×缝深各1 cm时约6 m/罐体;实际上随着基材的吸收、缝制和操作而变化。
道路冷灌型(单组分)
参考剂量:缝宽3 mm时约20–30 m/kg;新修复的水泥路面沉降缝(宽10 mm、深70 mm)约15 m/kg。
成分(环氧)
严格按A/B=在适用期内,机械搅拌均匀后,质量比或体积比称重。
四是养护和开放时间
固化时间(以产品说明为准)
自喷水/弹性类:初固≈2 h,彻底固化≈24 h;
硅酮类建筑填缝剂:干固≈24 h,彻底固化≈7 d;
聚氨酯类:干固≈12 h,彻底固化≈5 d。
开放式交通/使用
室内/屋顶:干固后可轻载,完全固化后恢复常规使用;
路面/广场:干固后短时间开放或完全固化后开放是常见的做法;部分冷灌产品干固1 h(≥15℃),适当延长低温。
五是常见问题和提醒
常见问题
出胶不均/局部不满:检查封缝是否漏气,减少流量,增加保压,必要时进行二次补充;
出模/收口污染:提前贴上美纹纸,及时压边;
再一次开裂:缝宽过大或基层偏移无法控制,首先进行结构/抹灰修补,协助弹性密封;
粘接不良:基面湿冷/有油渍/未清洗,需按规范重做基层处理。
与储存
施工区域保持通风,戴护目镜、手套;远离火源/高温;
自喷式为压力容器,防止暴晒、受冷、挤压、撞击;
不同的系统忌讳不同:有些产品不能直接与聚氨酯/沥清类积累,需要在施工前自然干燥;
按照说明书执行储存温度(常见5)–35℃),未开封保质期多为12个月;
垃圾和清洗溶剂分类收集,合规处理。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