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定义与组成
以硅酸盐水泥为胶结基体,配以不发火骨料(如白云石、石灰石、珠光体可锻铸铁等)与导电材料(导电粉/纤维),通过严格级配形成稳定导电网络,同时具备“撞击不发火+静电耗散”双重功能。常见形式为工厂预拌粉剂,现场加水搅拌即可使用;部分体系会明确采用42.5R及以上等级水泥与不发火骨料组合,以保证强度与稳定性。
关键技术指标与标准
导电性能:点对点/表面电阻通常控制在1×10^4–1×10^9 Ω;工程实测案例可见1×10^5–1×10^10 Ω范围;摩擦电压常见指标为<100 V(以产品技术文件与设计为准)。
不发火性:在暗室条件下,按标准砂轮法施加20 N压力、1000 r/min摩擦,应无瞬时火花。
力学性能:28 d抗压强度工程目标常见≥60 MPa,优质体系可达≈100 MPa(不同配方差异较大)。
验收与规范:工程验收宜参考GB 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与SJ/T 10694-2006 电子产品制造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
适用场景与典型做法
典型场景:对静电与火花双控有严格要求的场所,如油库、加油站、厂、燃气/燃油设施、弹药与火工品场所、电子与精密仪器车间、纺织/印刷/仓储物流等。
常见做法:新做/修补面层厚度一般≥20 mm;重载或耐磨要求高时可≥30 mm;导电层宜设置铜箔/铜网并接入等电位/接地系统,完成导通与接地连续性测试后再做面层。
施工与验收要点
基层与界面:清理浮浆、油污、尘土,必要时打磨/抛丸;均匀洒水湿润,随刷素水泥浆结合层(“随刷随铺”)。
抹灰饼与冲筋:灰饼50×50 mm,间距1.5–2.0 m;大面设冲筋控制平整度与厚度。
拌合与铺设:严格按产品说明计量拌合,随拌随铺;刮杠找平、木抹搓平、适时压光成活。
养护与开放:常温下≥24 h可上人,≥7 d可重载(以产品技术数据为准)。
接地检测:导电层铺设完成后进行导通与接地连续性测试,面层完成后复测电阻与摩擦电压,留存记录。
选型与采购提示
配方类型:常见有白云石/石灰石等非金属骨料体系与金属骨料体系(如珠光体可锻铸铁)。部分厂商白色不发火防静电砂浆(全白骨料与白水泥体系)以满足外观要求。
关键参数:关注产品给出的电阻范围、摩擦电压、28 d强度、耐磨性等核心指标,并核对与设计的一致性。
包装贮存:多为25 kg/袋;应置于干燥通风环境,注意防潮、防冻;常见保质期约6个月。
施工资源:确认技术支持、现场技术服务与小样/样板供给,便于落地验证与过程管控。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