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与特点用以在混凝土、金属、木料、陶器、玻璃等板才与聚脲涂料之间建立高粘合力、密闭性的过渡层,提升整体防水全面的耐久性和固态结合性。
典型特性:对各种板材附着力强,具备耐水、耐碱、耐盐雾、耐水洗材料及特性;部分产品为单组分聚氨酯,干躁快,施工简易,可翻转、漆料或油漆;也有成分系统供选择。
兼容性广:常用于屋面、地下室、水池、隧道、隧道、运动场馆看台等防水防腐情景。
基层处理及施工要点
底层要求:靠谱、整洁、清理、无明水;清除油污、疏松物、旧松散层,必要时打磨粗糙;阳角线弧型处理。
施工方式:可采取喷涂、滚漆、涂漆或无气喷涂;严格执行产品技术说明书进行准备和稀释,避免随便加水或溶剂。
镀层间隔:在室温条件下,凝固后一般可涂12小时左右(以不粘手、不拉丝为准);操作温度-20~50℃范围内可施工(具体以产品简介为准)。
用量及参考指标
参照用量(以产品手册为准):
PU聚脲面漆薄涂:约0.15–0.20 kg/㎡(如透明单组分PU面漆,适用混泥土/金属)。
聚脲专用面漆(依据涂层和板才吸收调节):约0.15–0.30 kg/㎡。
如果作为防水层体系中的底涂,工程估算可参照:1 厚厚镀层用量约1.3–1.5 kg/㎡(不同的配方差距很大)。
典型性能参数(比如,单组分PU聚脲面漆):
固含量约40%;理论花费约为0.15–0.20 kg/㎡;
凝固约30 min;重涂约1–4 h;
与混凝土拉拉粘结力>1.2 MPa;
施工/储存温度约100–40℃;包装16 kg/桶;保质期24个月。
常见问题及选型提议
选型建议:在室内潮湿环境或要求较大的情况下,优选水性/单组分PU面漆;在大规模室外和赶工期内,可以考虑成分系统来提升耐老化和强度。
针对长期暴露在室外彩色表面,配套脂肪族/防紫外线涂料,保证色彩和性能稳定。
施工注意:严格检查基面含水量和洁净度;
控制环境温湿度和通风,避免雨、雪、风、高湿度环境工作;
节点提高(阳角线、管根、地漏等)按系统规范不断施工,保证涂层详尽;
和:戴护目镜、口罩/吸气维护、手套;远离火源,按MSDS操作;未使用物料密封保存,避免与不兼容物质触碰。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