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砂浆中常用的防水剂配制为水泥:砂=1:2~1:3.防水剂掺量为水泥重量3%~5%,具体配制应依据防水剂的类型、工程标准和施工环境进行调节。对比例的详细说明:
一、基本比例标准
水泥与砂的比例
通用范围:1:2(水泥:砂)至1:3(水泥:砂),适用大部分防潮施工。
调整依据:如果想提升韧性或抗渗性,能够适当调整砂的比例(如1):2)。
如果想节省成本或提高工作性能,能提高砂的比例(如1):2.5或1:3)。
防水剂的掺量
一般类型:水泥重量3%~5%。
调整依据:不同种类的防水剂(如金属皂、氯化物、高聚物),掺量可能有所不同。
当工程抗渗要求较大时,可适当增加掺量(如5%)。
二、具体配制案例
标准配制(1:2抹灰砂浆 3%~5%防水剂)
材料比例:水泥:砂=1:2、防水剂掺量为水泥重量3%~5%。
适用场景:室内外墙面、地面防水、地下室、水池等一般防潮施工。
施工要点:水灰比维持在0.5~0.55,确保砂浆稠度适宜。
每层厚度约5~10mm,总厚度控制在15~25mm。
调整配制(1:3抹灰砂浆 5%防水剂)
材料比例:水泥:砂=1:3、防水剂掺量为水泥重量5%。
适用场景:墙面两边路面起伏应增加竖直防水层,或对成本敏感。
施工要点:提升防水剂掺量,赔偿砂占比,提升抗渗性。
调节厚度至20mm或30mm,确保防水效果。
三、制取调节根据
防水剂类型金属皂类防水剂(如避水浆):掺量一般为水泥重量1.5%~5%。
氯化物防水剂:掺量一般为水泥重量3%~5%。
高聚物防水剂:掺量可能较高(如5%~10%),应依据产品简介作出调整。
工程抗渗要求
当抗渗等级要求较大(如P8之上)时,应增加防水剂的掺量或提高水泥与砂的比例。
施工环境在潮湿环境下施工时,可适当减少用水量,避免砂浆过薄伤害防水效果。
在高温或干燥环境下施工时,应增加保湿策略,防止砂浆太快干躁开裂。
四、施工常见问题
材料种类水泥型号≥32.5、沙子应清理,尺寸对称。
防水剂应符合《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技术规程》(JCJ/T299)标准。
搅拌工艺先把防水剂跟水拌匀,再放入水泥和沙子拌和。
拌和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防水剂的特点。
分层施工按2~3层抹压,各层间距依据操作温度进行控制(一般间隔1~2钟头)。
总厚度控制在15~25mm,避免太厚导致开裂。
保养要求施工结束后必须保湿保养,保养时间不少于7天。
避免前期制冷或曝露,危及砂浆强度的发展。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