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范围和材料准备
应用位置:混凝土结构的部分防水和堵漏,如缝隙漏水、沉降缝、蜂窝孔、管根节点、屋顶/地下室/橱卫/隧道。
材料选择:
水溶PU:遇水反应,膨胀成弹性体,适用于有明水或活动漏水的地方。
油性PU:高压、动水、快速防水的情况下,与水反应迅速,强度和膨胀力较高。
水性PU:气味低,适用于室内干燥或沾湿裂缝的精细堵漏。
机器和耗材:高压灌浆机(带气压表/阀)、钻头/电锤、止水针/灌浆嘴、导管、搅拌棒/电子秤、快干水泥/堵漏王、混合砂浆、护目镜/手套等。
现场调查:明确漏水路径、缝隙方向与总宽度、水量与水压,确定打孔位置、视角、深度与布孔距离,准备快速堵漏材料应对突发跑浆。
第二个关键参数和布孔设计
打孔参数(标称值,根据产品介绍和现场调整):
直径:约6 mm;深度:建筑厚度应为1/2~2/3,且厚度不超过2/3;孔位:约30 cm(20可以选择小缝/薄弱部位。–30 cm)。
缝隙漏水常见布孔:骑缝或斜孔两种方式,必要时可同时使用,确保孔隙与缝隙/漏水通道交叉。
灌浆口安装:打孔后插入止水针并拧紧,针头和孔壁应无缝隙,避免泄压和返浆。
压力控制:“低压慢注,逐步加压”原则;常用控制范围为0.3–0.8 MPa;常见的设备额定压力40–100 MPa,但是现场灌浆压力必须远低于结构和材料的规定值,禁止过压。
配比与凝胶时间:严格按商品技术文件计量配制;根据漏水强度预设疑胶/凝固时间,便于可控添加和防水。
三是规范施工工序
1) 基层处理
打孔松散层,清除灰尘和油渍,必要时打槽扩大入口;阴阳角做弧形;基层要坚固、干净。
2) 打孔与埋嘴
按照明确的孔距/视角/深度打孔,安装止水针并拧紧;如有必要,首先进行试压检查,检查密封与通道的连接。
3) 预注浆/清缝(关键)
首先,用清水/低压通过灌浆机对缝隙进行预注,观察出水/出浆点并定位;用堵漏王/快干水泥对底部和交界处进行临时堵漏和停浆,清理接缝内的灰尘和杂物,增强PU与基材的接触和渗透。
4) 正式灌浆
选用单液高压灌浆机,“自下而上,由低到高,由远及近”;邻近孔出浆后,孔稳压3。–5 min再次转向下一个孔;如果发现压力突然上升/突然下降,应立即停止泵送大量吸浆或跑浆,并在继续前找出原因(调参、移动、斜孔、间歇灌浆等)。).
5) 封孔与拆嘴
注射完成后观察24–48 h,湿气消退或无外渗即基本成功;卸下灌浆嘴,用堵漏王/快干水泥/混合砂浆填充孔距,恢复面层。
6) 核查与收尾
进行洒水/灌水试验验证;对现场进行清理,对耗材和废水进行分类回收,按要求进行处理。
四是质量控制和常见问题
压力跑浆控制:压力突然上升大多是由于凝结/堵塞/接缝深度的增加,应停止泵检查;突然下降大多是孔隙被冲走或接头跑浆,需要重新密封和重新注入;压力-流量-时间记录在整个过程中。
停止和回灌:单孔在稳定压力下再注1–2 完成一个区域后,将首孔回灌一次,确保充满浆料和密度。
温度与固化:施工温度宜5–35℃;一般24个PU固化–48 h达到可上人强度,具体以产品介绍和现场湿度为准。
维修验收:保持干燥通风,防止早期干扰;重要部位建议48 h停水或持续洒水观察。
与:整个施工过程通风,远离火源,按MSDS佩戴护目镜/手套;高压设备由专人操作,管道和接头牢固可靠;设备完成后彻底清洗。
五与提醒
高压工作存在喷射和爆裂的风险,必须使用合格的设备并设置阀门/气压表;化学材料应分类存放,废水和包装应按当地法律法规处理。
本工艺为专业堵漏做法,涉及结构和公共区域施工时,建议由有资质的防水企业实施,最后依据产品技术数据表和现场试配。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