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和作用
防水密封用于建筑防水系统中的重要功能材料,如建筑伸缩缝、沉降缝、门窗框周围、幕墙接缝、地下工程变形缝等。它可以在室温下固化/硫化产生弹性橡胶体,具有水密性、密封性、耐候性、抗老化性和一定的偏移适应性。根据基本聚合物,主要分为硅酮、聚氨酯、聚硫、丁基等类型。工程应用应符合接缝条件、偏移等级和环境介质。
主要类型和适用场景
硅酮(中性/酸性):耐候性好,耐高低温,与玻璃/金属/各种基材相容性好;中性硅酮优先用于幕墙、外墙、门窗、石材等。酸性胶容易腐蚀金属/混凝土,应谨慎使用。
聚氨酯类:强度高,韧性好,耐水耐油,粘接稳定,对混凝土友好,常用于地下工程、水池、路面桥梁伸缩缝等。
聚硫:耐油、耐水、耐老化,成分可调节固化时间。常用于池塘、污水处理池、地铁隧道等长期浸泡或高湿环境的变形缝。
丁基类:透气性低,粘结力强,以单组分湿气固化为主,适用于门窗、屋顶修复、车箱/冷冻箱等部位的防水密封。
丙烯酸类:耐候性好,施工简单,多用于外墙、屋顶一般间隙密封及防霉处(选择特殊秘方)。
上述类型及适用范围为行业通用做法,具体以商品技术文件及工程标准为准。
重点技术指标和常见值
偏差能力:按工程和标准分类,常见的有±25%、±35%、±等等,偏移越大等级越高。
模量:分为低模量/高韧性,大缝和高偏移应选择低模量,薄缝和表面密封可选择高韧性。
固化和干固:单组分常见干固约15–30 min完全固化24℃(25℃)–72 h;根据配制和环境改变组份。
拉申/撕裂:符合相应等级要求(根据产品和标准不同),用于承受动载/疲劳的接缝应选择高撕裂和高伸展秘方。
耐温性和耐久性:常见的耐温范围约−50℃~120℃(独特秘方较宽),需要注意耐紫外线、耐臭氧、耐水/化学介质指标。
流动性:根据缝型选择非下垂型(NS)/自流平型(S),立面/顶面采用NS,水平缝可用S方便流平。
体积收缩:优先选择低收缩秘方,降低开裂和脱粘的危险。
典型商品实例:
单组分丁基胶:干固约15 min,用于防水密封窗框、外墙、车箱等。
成分聚硫胶:常见体积比A:B=10:耐水性和耐油性,适用于伸缩缝/沉降缝。
硅酮耐候胶:偏移能力可达到±用于幕墙/外墙等耐候密封的25%级。
指标是常见的范围和例子,实际上以产品TDS/型式检验为准。
施工技术和节点处理
基层处理:基层应坚固、干净、无明水、无油渍/灰尘/旧胶;阴阳角应做圆弧角;先修复和找平缝隙/蜂窝。
背衬和底漆:根据接缝宽度设置背衬材料(发泡聚乙烯棒)控制接缝深度;基材难粘,底漆长时间浸泡,提高粘接和密封的可靠性。
配制与注胶:单组分装枪后继续圆润注胶;组分按规定比例机械/手工混合,防止卷入气泡。
成型与修整:根据缝型选择NS//S,多次交叉成膜至设计厚度;表面修整应在干固前完成。
维修验收:根据产品介绍进行维修;结束后,根据设计对外观、粘接、固化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洒水/灌水试验。
重点禁忌:硅酮和聚硫不能互粘/混合;不同/型号也不推荐混合,以免不兼容造成失效。
选择和购买要点
根据环境和介质:聚硫或具有耐水/耐溶剂等级的聚氨酯优先用于长期浸泡/废水;幕墙/外墙/石材优先用中性硅酮;丁基可用于门窗/车箱。
根据偏移和缝宽:大偏移/宽缝选择高偏移等级低模量;可选择高韧性的薄缝和面层密封。
根据基材和粘接:检查混凝土、金属、玻璃、石材、PVC等的粘接数据;如有必要,进行现场相溶性和粘接试验。
按照施工方法:立面/顶面用NS非下垂;标准接缝可采用S自流平;单组分优先于大规模或困难的施工部位,可选组分追求高韧性/高韧性。
合规性:优先低VOC、无溶剂商品;核实有害物质的限制和相应的标准/检验报告,并保留证书和批号记录。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