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施工前准备和基面标准
底部规定(外墙抹灰/混凝土):整洁、坚固、无空鼓干裂和油渍铁锈;含水量≤8%、pH≤9–10;施工前需要对新的抹灰表面进行充分的维护。金属基材需要喷砂除锈到Sa2。并且除灰。自然条件:施工温度5–35℃、相对湿度≤最好的基面温度是85%≥5℃且高于漏点≥3℃;雨、雪、雾、大风天气和大风(5) m/s)不适合施工。工具和耗材:空气压缩机,喷枪(喷头1。–2。0 mm)、搅拌器,滤网,以及与底/中涂系统相匹配的特殊稀释剂。
第二,标准化喷涂系统和膜厚
通用系统和干膜厚度(DFT)建议如下(以产品TDS为准):
外墙水性/溶剂型系统:一次封闭底漆(20–30 μm)→中涂1–2遍(50–80 μm)→氟碳面漆2–3遍(30–50 μm)→(可选)盖光一次。常见的金属基材:环氧富锌底漆(40–60 μm)→中涂环氧云铁(50)–80 μm)→氟碳面漆(30–50 μm)→(金属色/高装饰)罩光清漆1–二次。根据设计要求操纵总干膜厚度。
第三,油漆配制和施工工序
配制(组份):按照说明书的比例称量主剂/固化剂,先低速混合,然后高速搅拌;加入特殊稀释剂调至适宜施工粘度;搅拌后需要煮熟20左右。–施工前30分钟;配好的涂料应在适用期内用完(一般为30分钟)–90分钟,有些产品大约8小时;以TDS为准);应用100–过滤200目滤网后入枪。
涂装工艺:喷枪喷头1。5–2。0 mm、气压0。2–0。5 MPa;首先薄喷一次内搭找平,第二次(与第一次间距)≥4小时)按设计膜厚度均匀覆盖;金属色或高亮面建议在涂漆后再喷一次面漆,以提高抗污染性和耐变色性。
其它方法:大规模可采用无气喷涂提率;小面积或边缘可涂漆/辊涂补擦,注意搭接与纹路一致。
关键参数和现场判断
厚度和次数:单次不宜过厚,按产品建议操作;常规涂料总干膜30–50 μm,分2–三次完成更有利于流平和缺点操纵。
重涂与间距:同系统按TDS执行,一般重涂间距。≥4小时(干固后);禁止在实际工作之前进行覆盖。
现场判断:喷漆前,基面应无尘/油渍/明水;如果在喷涂过程中发现流挂/颗粒,应立即停止枪支调整参数并打磨修复,然后继续;竣工表面应颜色一致,光泽均匀,无流挂/针眼/漏涂。
五、维护、验收和常见问题
维护与投入:常温喷涂后7天左右漆层基本完全干燥,建议7天左右,–防止强冲击、污染和化学物质在15天内接触,然后转移到正常使用或清洗。
验收要点:外观整洁,光泽一致,无明显缺陷;可以根据需要抽样(以项目标准/TDS为准)进行格法附着力和光泽度误差。
一般问题及对策:
流挂/橘皮:薄涂多次,操纵喷距和气压,稀释剂不要过多;
针眼/气泡:基材干燥充足,搅拌后静放消泡,避免高温大风;
发花/偏色:充分搅拌,均匀喷漆,确保底层干燥均匀与稀释比例一致。
和储存提醒:保持施工区通风良好,远离火源,佩戴护目镜/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油漆和稀释剂密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防止日晒和潮湿。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