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灌浆料和三类灌浆料均属于水泥基灌浆料(依据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料》GB/T 50448-2015分类),核心功能是通过自流平或微膨胀特性,实现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结构加固、缝隙填充等,但二者在流动性能、强度等级、适用场景、施工要求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需根据具体工程需求选择。以下从6个核心维度对比二者区别,并补充选型建议:
二类与三类灌浆料核心区别(依据GB/T 50448-2015)
| 对比维度 | 二类灌浆料(Type Ⅱ) | 三类灌浆料(Type Ⅲ) |
|-|--|--|
| 1。 流动性能(核心差异) | 初始流动度较低,需辅助振捣或压浆《br》- 初始流动度:≥260mm《br》- 30min流动度:≥230mm | 高自流平性能,无需振捣可自动填充《br》- 初始流动度:≥300mm《br》- 30min流动度:≥270mm |
| 2。 强度等级要求 | 强度中等,满足常规承重需求《br》- 1d抗压强度:≥15MPa《br》- 3d抗压强度:≥30MPa《br》- 28d抗压强度:≥50MPa | 高强度等级,适用于重载/高应力场景《br》- 1d抗压强度:≥20MPa《br》- 3d抗压强度:≥40MPa《br》- 28d抗压强度:≥60MPa |
| 3。 膨胀性能 | 微膨胀,补偿收缩《br》- 1d竖向膨胀率:0。02%-0。10%《br》- 28d竖向膨胀率:0。02%-0。15% | 微膨胀,膨胀率与二类接近(标准要求一致),但部分产品会优化膨胀稳定性(适配高强度) |
| 4。 适用场景 | 1。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中小型设备,如电机、泵类,基础缝隙≥10mm)《br》2。 混凝土结构加固(如梁柱外包加固,无需高精度自流平)《br》3。 预制构件连接(非精密对接) | 1。 大型/精密设备基础灌浆(如机床、发电机组、重型压缩机,基础缝隙≤50mm)《br》2。 高应力结构加固(如桥梁支座、核电设施构件)《br》3。 精密预制构件对接(如装配式建筑核心筒节点) |
| 5。 施工要求 | - 需辅助振捣(插入式振捣棒),确保密实《br》- 对基础表面平整度要求较低《br》- 浇筑厚度:通常≥30mm | - 严禁振捣(振捣会破坏自流平性,导致分层),仅需轻微找平《br》- 基础表面需打磨平整(平整度误差≤2mm/m),避免影响流动《br》- 浇筑厚度:可薄至10mm(适配精密缝隙) |
| 6。 材料组分与成本 | - 骨料级配较粗(5-10mm),减水剂掺量较低《br》- 成本较低(比三类低15%-30%) | - 骨料级配精细(1-5mm),采用高性能减水剂(如聚羧酸系),部分添加超细矿物掺合料(如硅灰)《br》- 成本较高(适配高精度、高强度需求) |
关键补充:选型注意事项
1。 优先依据“设备精度”和“应力等级”选型
若为精密设备(如加工中心、雷达基座) ,即使基础缝隙较小,也必须选三类灌浆料(自流平性确保设备安装精度,高强度抵抗设备运行振动);
若为普通静止设备(如储罐、小型风机) ,选二类灌浆料即可满足承重需求,避免成本浪费。
2。 关注“施工环境温度”对流动度的影响
二类灌浆料:温度波动(5-35℃)对流动度影响较小,适配多数户外场景;
三类灌浆料:温度低于10℃时,自流平性会显著下降,需添加专用早强剂(需提前与厂家确认兼容性);温度高于30℃时,需加快施工速度(30min内完成浇筑,避免流动度损失过快)。
3。 禁止“降标替代”或“超标使用”
严禁用二类灌浆料替代三类(如精密设备用二类,会因流动度不足导致灌浆不密实,设备运行时出现位移或振动超标);
无需用三类替代二类(如普通设备用三类,虽性能达标,但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总结
二类灌浆料是“经济实用型”,适配常规设备与普通结构;三类灌浆料是“高性能精密型”,适配大型、精密、高应力场景。选型时需严格对照GB/T 50448-2015标准,结合设备参数(重量、精度)、结构应力、施工环境等因素,必要时要求厂家专项检测报告(如流动度、强度、膨胀率检测),确保满足工程需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