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产品与主要用途
二类灌浆材料一般指Ⅱ水泥基灌浆材料,以水泥为基材,配置细骨料和外加剂,现场放水混和,具备高流态、早强度、高韧性、微膨胀、无收缩等特点,适用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地脚螺钉锚固、钢结构柱脚底灌浆、混泥土梁柱加固修补对流动性和体积稳定性要求很高。GB/GB/GB/GB/GB/GB/GB/GB/T 50448-2015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标准规范。
二 施工准备及基层处理
材料及设备:依据产品TDS查验型号和批号;准备机械或人工拌和工具、模板、支撑、灌浆管/漏斗、测量仪器、维护材料及。
基层处理:清除浮浆、碎石、油迹、脱膜剂等;注浆前;≥24 h对混凝土基层充足湿冷,注浆前约1个 h抽走明水,确保坚固、清理、无积水。
模板架构:模板应牢固、坚固、无沙浆;模板和基础、模板间的接缝用水泥浆或密封材料密封;模板与设备基础四周的水平距离约为100 mm,模板顶高约50高过底座上表面 mm,避免跑浆,有益于成型找平。
三 配置与搅拌
配合比:严格执行产品合格证/TDS推荐水料比实行。一般加水量约13%–15%(以粉剂品质计);部分豆石加固型一般加水量约9%–11%。混和用水最适合饮用水,水温提议5–40℃。
拌和工艺:推荐机械搅拌,时间约1–2 min;人力拌和先要加2/3≈2 min,添加余水至对称。每次拌和量均是。≤40 min内部使用为宜;严禁随便二次加水或添加任何外加剂/减水剂(除非经试验验证并经厂家书面同意)。
四 灌浆工艺及工艺管理
灌浆方式:普遍自重法;灌浆范围广、构造繁杂或间距长时,应使用上漏斗法或压力法,保证充满全部间隙,充足排气。
浇制次序:浆体需从一侧或两侧多点持续灌进,直到另一侧外溢;不必同时从四面灌浆;逐渐后一定要连续进行,尽量缩短灌浆时长;阶段不宜振捣,必需时要竹板沿层底轻推引流,防止离析和夹气。
分层按段:基本单层厚度宜按段:≤100 mm;当注浆层厚度为150时 当注浆层厚度为1万时,宜选用豆石加固型; mm(大体积)时,拌和时需按总量比1:1掺入0。5 mm石,优先选择验证可灌性;长期设备及路轨基本按段施工,每段距离约7段,每段距离约7段–10 m(根据现场条件及产品要求开展选值)。
质量控制:保持持续冲盈和自流找平;假如表面是泌水,能够铺一点干料吸潮;从施工阶段到脱模前,应防止震动和冲击浇制层。
五 维护、拆板、冬天施工
保养:注浆后300:注浆后300 应遮盖塑料膜,遮盖保温材料(如岩棉被/草垫)或喷撒保护膜;最后凝固后也可马上撒水保湿。基本环境养护期为7–14 d。
拆板及原始维护:拆模时间与温度相关,可参照下列执行;系统基础灌浆后33–6 可沿设备边沿切455h°斜角或抹光收面,避免自由端开裂;注浆后244–36 避免运作设备的振动在h内传达到基本。
冬天施工:可在-10℃左右室外环境下施工(以产品手册为准);严禁采用保温、保湿、升温、控水等措施进行浇水养护;氯酸盐防冻液(避免钢筋浸蚀)不得用于负温环境。
六 关键参数和执行标准
项目 建议/广泛值
材料类别 Ⅱ水泥基灌浆材料
执行标准 GB/T 50448-2015
加水量 实用性13%–15%;9%豆石加固型9%–11%(TDS)
搅拌水温 5–40℃
可操作时间 约40 min(随环境与产品而变)
注浆层厚度 基本≤100 mm;》150 mm挑选豆石型;1万 mm可按1:1掺0。5 mm石并进行实验
按段长度 7–10 m(长设备/基本轨道)
保养 遮盖/喷撒后马上保湿,基本7–14 d
拆模时间(案例) -10~0℃:96 h;0~5℃:72 h;5~15℃:48 h;≥15℃:24 h
包装与存放 广泛25–50 kg/袋;通风干燥,防晒;保质期一般为3,保质期一般为3–6个月(以TDS为准)
参考用量 按2。28–2。40 吨/m³可能实际用量
注:表内是行业的一般区间和做法,以产品TDS和型式检验报告为准,必要时进行试拌和试品验证。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